那些灰色的日子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那些灰色的日子

撰文/张智丰  发表于 2019年04月01日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刻,同样也是抑郁和自杀的高发时节。我们所熟知的艺人张国荣,就是在一个春天的日子——4月1日愚人节,选择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抑郁者看来,外在世界的春光明媚,热闹非凡,更映衬出了自己内心的萧索灰暗,落寞孤寂……


某大学的心理治疗室中,一位女学生坐在我的对面。她外表时尚自信,谈话条理清晰,能够把自己的病情清晰准确地一一道来。无疑,在别人眼中这是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听着她讲着自己的故事,我甚至恍惚有种错觉,好像我不是在做心理治疗,而是在听一个成功人士做演讲。这样一个看起来春风得意的人,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呢?

我向她直接表达了我的困惑:“看起来,你一切都应对得很好,你在别人眼中是个很优秀的人,是别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听了我的问题,她的眼神黯淡下去,盯着地板发愣。沉默片刻后,她为我描述了她真实的生活状态。人前,她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取得一次次的成功。但当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有时,她也困惑,自己的勤奋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好像她只是出于恐惧和焦虑在做一些“应该”和“必须”做的事情,以满足他人的标准。而她自己想做什么,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不知道。有时,在网上浏览别人的博客,发现别人常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而感到快乐,她觉得不可思议,没法理解那种状态。她觉得自己像个无聊的看客,看着别人的生活多姿多彩,而自己的生活是一片灰色。任何事情都不能引起她的兴趣,她说:“我已经许久没有体会过快乐了。”

原来是这样。在她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抑郁的心。有句歌词说得好:“跟着别人努力快活,可惜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寂寞。”抑郁的人,是活在过去的人。他们的内心也有个闹钟,就像是在过去某个时刻预设好的程序,不定期地启动执行,这让他们无法投入到当下的生活。即使现在周围阳光灿烂,他们的内心仍会不时有阴霾掠过。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把这样的程序植入抑郁者的内心?

最早对该“程序”进行详尽叙述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克,他用“认知图式”的概念来解释抑郁者的内心世界。所谓图式,是指个人对自我、周围世界和未来的一整套看法。这些看法来自于个体早年的成长经历,它就像一个预设好的模板程序,储存在个体的内心深处,有时甚至我们自己也不能察觉。容易抑郁的个体,认知图式通常非常负性。在这些人的意识中,自我是无助、无能的,他们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危险和重重阻碍;而未来是无望的,个人无力掌控的。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该预设图式很容易就会被启动。

抑郁的认知图式一经产生,便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它会把过去的阴霾带到现在,使得本可改变的生活也变得无助、无望起来。在著名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实验中,心理学家给栅栏一边的狗施加电击,但只要狗跳到栅栏的另一边,就可以躲避电击。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狗很快就学会了从栅栏的一边跳到另一边。但在另一组实验条件下,狗被绑在栅栏的一边不能动弹,只能默默忍受电击的痛苦。当解除绳子的束缚,让这些狗在电击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它们也不会跳到栅栏的另一边去,而只是瘫软在地上,忍受电击的痛苦。狗已经学会了用无助的方式对待生活,即使环境已经改变,也不再反抗。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我的这位咨询者身上。实际上,她并不像她所说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小的时候,她记得,她是知道的,起码她知道说不。记忆中的童年充满伤心和痛苦,父母从不尊重她自己的主观意愿,总要逼迫她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一旦她表达自己的意愿,就会遭到无情的镇压。那时候每隔两三天,她就要哭一场,哭声中全是愤怒和反抗,可这些都没有用。渐渐地,她不哭了,学会了乖乖听话。就像一个本来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关在笼子里久了,变成了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而今,她已经不再是个无助的孩童,而是一个有能力有权利的成年人。父母给她定的笼子已经没有了效力,但她自己会给自己的笼子上锁。她会跟自己讲道理,用一大套理性的说辞说服自己:我应该这样做,我不得不这样做。而真正想做的事情,她却不敢涉足。她就像在为别人做苦力,不同之处在于,做苦力的人会为自己的境遇感到伤心难过,起码会抱怨两句;而她却任劳任怨,用道理论证证明给自己和别人看,她过得很好。但内心深处,她的世界是灰色的。

灰色的生活,死气沉沉的日子,向她发出了无言的诉说。就像只有黑白灰的照片,没有缤纷的色彩,却更凸显出被摄对象的质地和轮廓。不论她怎样向自己证明,我很成功,我应该乐观快乐,我的人生是幸福的,这幅灰色照片却一再提醒她,其实,她的人生一直是痛苦的,充满无助和悲伤,这才是她人生的真相。其实许多人之所以抑郁,原因正在于不敢面对自己人生的真相。早年的经历告诉她,我没有价值,我很无助,这样的感觉过于痛苦,以至于抑郁者在成年后拼命努力,希望证明自己有价值、能够掌控一切。但实际上,这种代偿式的努力难掩脆弱的内心,这使得他们在挫折面前不堪一击,往往一蹶不振。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被普通人艳羡的名人、成功人士,会患上抑郁症,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追溯这些人的童年,往往充满痛苦和不幸。

抑郁者所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灰暗的生活,接纳并尊重它,而非压抑痛苦,逼迫自己乐观向上。承认自己过往的痛苦创伤: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没有关心尊重自己的双亲,为自己的生活感到悲伤。悲伤和哀悼会使人卸掉过往沉重的负担,不再执着于过去的阴霾,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090307_那些灰色的日子 图1.jpg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9年第3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