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保卫者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20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保卫者

撰文/史 军  发表于 2019年04月02日

作为DNA包装载体的染色体是我们身体的蓝图,承载了所有建造生命体的信息。不过,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这张“蓝图”上的有些“词句”(DNA序列)就像“垃圾信息”,它们既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合成,也不是掌控合成起始或结束的“开关”。染色体的端粒看起来就像是这样的序列构成的。这类DNA序列位于染色体DNA末端,以6个碱基(TTAGGG)为一个单元重复数次。由于这段序列没有像染色体上的其他DNA序列那样缠绕在组蛋白上,所以在用染料给染色体染色的时候,会被着上很深的颜色,在整个染色体上分外醒目。因为它们身处染色体顶端,因而得名“端粒”。至于作用,端粒的发现者缪勒(Muller)猜测,这个特殊结构可能是用于防止染色体间互相融合,至于详细作用过程一直是个谜。091104_20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1.jpg

染色体不仅要指导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这张蓝图也需要被不断地拷贝,分配到新的细胞中去。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在合成新的DNA链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起始物先与原有的DNA模板结合,接下来后续的核苷酸才能接在这个起始物后面,并且按照和相应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新的DNA链,如同两条拉链一样与模板结合在一起。而这个起始物(引物)就像拉锁最先端的那个扣,不过在生物体内这个引导DNA合成的“扣”并不是DNA,而是一小段RNA序列,这段序列会在DNA新链合成后被切除。也就是说,与最初的DNA模板相比,新合成的链就短了这节由RNA替代的序列。

更要命的是,DNA是有方向性的,DNA聚合酶是个直性子,在模板链上只会向一个方向移动(从5’端到3’端)复制新链,而不能左右兼顾。如果,被RNA替代的序列出现在DNA模板的中段,从其上游向下进行合成工作的DNA聚合酶会补充这些缺失部位。但是如果这种缺失发生在最先端的话,那DNA聚合酶就无能为力了。这么看来,新复制出的DNA必将越来越短,最终必然会导致重要基因失去活性,其中,处境最危险还是位于DNA末端的“端粒”。不过,也正是因为它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换来了DNA和染色体完整的结构和功能。这种保护功能,最终在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使用线性质粒和端粒构建人工染色体不会被降解”的工作中,得以证明。

不过,端粒的长度毕竟是有限的,在复制过程中会不断缺失,最终影响DNA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分裂频繁的细胞(如血细胞),这种影响更大,那么这些细胞是如何避免问题产生的呢?在后来的观察中发现,这些细胞的端粒在缩短到一定程度后,会重新恢复长度,那么又是哪个神奇的“裁缝”在做这项“修补工作”呢?在随后的工作中,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不断改进实验手段,寻找答案。经过不断优化条件。1984年的圣诞节,勤奋的卡萝尔打开暗盒曝光X光片,终于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作为“裁缝”的酶。这种酶活性不依赖于DNA模板,只对端粒DNA进行延伸,而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由于同源重组对序列没有特异性的要求且依赖于DNA聚合酶的活性,至此,她们澄清了这两种假说,证明了有一种“酶”来延伸端粒DNA。这种酶后来被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

在端粒和端粒酶的作用被明确之前,关于细胞和机体寿命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假说的层面。而关于端粒的发现,使这个问题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细胞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当端粒耗尽,细胞就会降解死亡。科学家已经将其应用于衰老研究之中。更有意思的是,癌细胞之所以会“永生”繁殖,就是凭借细胞内高活性的端粒酶。对端粒酶的检测,也成为癌症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对端粒和端粒酶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对生命周期有更清晰的认识,“长生不老”的愿望也许真的会实现。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正是为了表彰他们在“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项工作上的突出贡献。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9年第11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