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人”又有新发现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许昌人”又有新发现

撰文/李占扬  发表于 2019年04月04日

2008年第4期《科学世界》曾报道了“许昌人”头骨化石发现始末,时隔不久,这一遗址又出土一批头盖骨化石以及数百件细石器。这次新发现有什么新的意义?

 

20071217日,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8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对上年度曾出土人类头盖骨的9号探方东隔梁进行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目标是寻找头骨化石的缺失部分,发掘结果又出土一批重要的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另外,2008年度的考古活动中,在出土头盖骨层位以上的上文化层(距今约1万~3万年)的堆积物中,还发现了300多件典型的细石器。


头骨化石的新发现

2007年在发掘9号探方时,于探方以东和4号探方相邻处留有南北长7米、东西宽2米的隔梁,作为转土和行人之用。200712月出土的头盖骨断块,分布在9号探方近两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其中,最近的头盖骨断块东距这处隔梁仅有十几厘米,有的动物化石在去年发掘结束时仍暴露在探方东壁的隔梁上,隔梁未发掘的地层埋藏人类化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发掘隔梁已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但是,2007年的16块头盖骨化石出土后,已是天寒地冻,发掘工作不得不被迫停下。为防止未发掘的地层遭冰冻的侵害,考古队将隔梁和已发掘的9号探方进行适当防冻处理后,便依依不舍地结束了2007年度的考古发掘。

2008年开春后,按照省文物局的部署,考古队立即投入了新的发掘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在42829两天里,又出土一批头盖骨化石。化石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共计12块。至此,9号探方已出土头盖骨断块28块(其中20071217日出土16块)。头盖骨断块的出土位置同去年相距较近,且不见重复现象,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但也不排除少数断块为另一个体的可能性。这批化石的发现,使“许昌人”头骨更为完整,并为下一步复原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北京大学光释光测年采样.jpg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为光释光测定年代采样样本

 

和头骨断块同一层出土的,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石器。令发掘者惊奇的是,在头骨断块的附近,发现一件长18厘米、直径5.5厘米的石锤。石锤为灰色的石英岩质,表面光滑,它的出现,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头骨的破碎原因。以往曾提到,头骨化石断块的断裂处曾有清晰可见的打击痕迹,说明头骨破碎不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埋藏前即已被打碎了的。那么,头骨破碎是否和这件新发现的石锤有着直接的联系呢?对此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发掘中的如此巧合,已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古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而为之呢?有关人类行为信息在发掘和整理的各个环节,已引起考古工作者的密切注意。

灵井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动物的骨骼,这些骨骼在埋藏前大都被打碎了,除了少数敲骨取髓的目的以外,大量骨骼破碎原因似乎与制作工具有关联。其背景是,灵井附近用于制作石器的原料匮乏,更缺少优质的原料,遗址主人只能以动物骨头为材料,制作权宜工具,以弥补石器原料之不足。我们想到,人的头骨破碎之原因,目前至少可有两种解释。首先,人的头骨也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被作为制作工具的材料,例如做一个盛水瓢或其他容器,在敲击过程中,因头骨上固有许多骨缝,敲击后由于开裂未能成功而丢弃。在发掘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将动物的胫骨截断,掏出骨襞内骨松质,用以盛水,还有将牛的骨质角心加工用于盛水。通过测量,上述骨、角制成的盛水具,容积一般在300500毫升,在泉水附近将此用作饮水器具是有可能的。另外,敲开头骨食其脑髓也存在可能性,尤其是在食物匮乏时,敲骨食髓仍有很大的合理成分,在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古人食髓也不乏其例。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灵井遗址的埋藏类型主要为湖相沉积、滨湖相沉积并由此逐步向陆相沉积过渡的沉积类型。在气候环境上,它可能经历了由湿到干,并有短期波动的变化过程。文化遗物在埋藏上分两种情况:滨湖相遗物埋藏虽有短距离的水力搬运和位移,但以原地埋藏类型为主,湖相沉积遗物埋藏无一定规律,主要反映水动力或其他动力作用的特质。

这一遗址的性质,是古人在泉水形成的小型湖泊周围获取猎物、制作石器和骨器进而分割肉食和加工兽皮的工作营地,它和居住营地有较大区别。从发掘的情况看,现发掘区域可能是湖水的北部,南部边缘的范围尚不清楚,依地势看,南面是不是有缺口,是否为河流的源头,目前不得而知。在某个时期,湖水可能表现为互不连贯的几片水域。

新出土头盖骨化石的9号探方包括隔梁在内应是其中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消失后形成灰绿色湖相的沉积物,头骨化石和伴出的人工石器、动物化石埋藏在这种湖相沉积物中。除200712月和本次出土的化石外,还有面骨、牙齿等未发现,如果用水力搬运来解释它的埋藏的话,可能是面积较大重量较轻的化石断块冲入较深的水中,而牙齿等较重的骨骼仍在原地埋藏,因此,头骨其他部位缺失的部分,可能仍在未发掘的地层中。


意外发现细石器

考古队在2008年度的考古活动中还意外发现了300多件典型的细石器,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今年并未列入发掘细石器的计划。

这批精美的细石器等均来自上文化层,类型有细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尖状器和修背器等,石器原料有燧石、玛瑙和蛋白石。调查得知,这些优质的石料均不产自当地。

细石器文化(距今10007000年。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石器原料主要为石髓、玛瑙、燧石等)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东北及华北等广袤地区,灵井细石器是细石器文化区域的最南代表。这批细石器的发现及出土层位的确定,对于研究细石器文化的起源与传播以及末次冰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等,也十分重要。

出土的细石器.jpg

出土的细石器

 

在末次冰期的最盛期(距今约1.8万年),华北地区多草原及灌丛景观,细石器文化范围迅速扩展,并得到高度发展。以往曾有学者推断,细石器文化即是猎人文化,在末次冰期达到高峰时,冰雪侵占了北部广大地区,寒冷的气候迫使某些动物南迁,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猎人为了追寻猎物也会向南迁徙。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使用细石器的猎人到达的最南端,是位于北纬34°附近的灵井一带。据黄万波先生研究,动物群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的迁徙在中更新世即已开始,在“南京人”遗址和“和县人”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肿骨鹿、葛氏斑鹿、梅氏犀等北方型动物。北方型的哺乳动物如狍子、蒙古兔、鼢鼠等,至今还生长在神农架林区,这是因为当气候变暖后,生活在这里的北方型动物向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处迁移,这就相当于向北迁移了上千公里。

细石器可能主要用于狩猎活动和加工兽皮,以灵井器物组合为例,圆头刮削器可用于刮去皮子的油脂,使之变软达到缝制衣物、帐篷的需求。尖状器用于缝制兽皮的锥孔,类似后来针一样的作用。雕刻器用于刻槽,以制作复合镶嵌工具,小石片则用于分割剪裁皮子,大点儿的石片用于分割肉食,这从动物骨骼周围散落的石片和骨骼上的切割痕迹已得到验证(用显微镜发现骨器和石器上有使用、捆绑的痕迹)。用于剥皮的工具则很广泛,有骨器和石器等。用石英岩制作的工具或石片,因个体较大,可用砍伐树木、收割禾类、加工木棍等。灵井的工具中缺少真正用于农作的器物。由此看来,在旧石器时代之末的阶段,古人过着游猎生活,灵井遗址发掘区是猎人们在泉水附近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工作营地的一部分。

 

用石片切肉试验,其功力超过普通菜刀.jpg

用石片切肉试验,其功力超过普通菜刀。



近期的思考

在近年的发掘中,灵井考古队接连取得重大发现,其中思考最多的是,为何灵井许昌人遗址埋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重要信息?现在我们有理由认为,可能是这里甘甜的泉水起了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人类利用这处泉水资源,使自身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泉水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由泉水形成的遗址,是人类薪火不泯的一块宝地。

在第四纪更新世时期(距今约1.2万~248万年),地球上曾经有过4次大的冷暖交替,被称为冰期和间冰期。每次冰期,人类都面临着一次大的劫难,使之到了灭绝的边缘。出土“许昌人”化石的下文化层正处在末次间冰期(暖期,距今约8万~12万年),古人经过寒冷冰期以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除灵井遗址外,山西的丁村、许家窑等都有这一时期的大型古人类文化遗址,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遗址都靠近河流或湖泊,灵井也是一样,它的泉水在这次人类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距今5万~7万年,又是一次冰期来临,灵井遗址下文化层之上沉积有约两米厚的空白层,即不含文化遗物的层位,泉水在这一时期业已断流,许昌人在那次冰期中却神秘地消失了。到了距今1万~3万年,灵井又进入了繁荣时期,这时,猎人们从北方越过黄河(冰期时的河流应是时断时续的。资料显示,在末次冰期的最盛期,全球的海平面下降130米左右,当时的白令海峡等都是著名的陆桥),带着他们得心应手的燧石、玛瑙等制作细石器的优质石料,在灵井泉边安营扎寨,过着无所忧虑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到来,给长期荒芜的灵井带来了新的生机。到了距今1.2万年左右,随着全球性的气候转暖,猎人已不适应较暖环境而向北撤离,又过了约2000年以后,由南来的农业文化占领这一地区并向四周扩展,从此,这里的人类文化一直未曾间断过。

现在有一个不解问题是,“许昌人”在距今5万~7万的冰河时代去了何处呢?我国,包括东亚地区,相当于这一时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几乎不见,是否意味着这里的人类暂时绝迹了呢?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8年第9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