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两栖爬行动物考察记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地球 • 生命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两栖爬行动物考察记

郭峻峰 蒋珂 李家  发表于 2021年06月18日


 

20208月,为了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员团队到达拉萨,开启西藏地区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考察。第一项计划是考察西藏温泉蛇的栖息地现状,并收集部分环境因子数据和样品。

  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m以上,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寒冬漫长……这些自然条件对两栖爬行动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温泉蛇是蛇类中成功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主要代表。温泉蛇已知分为三种西藏温泉蛇、四川温泉蛇、香格里拉温泉蛇,其中西藏温泉蛇仅分布于西藏的部分温泉地区,它是已证实的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类物种,最高分布海拔可达4500 m,也是中国特有物种。因为西藏温泉蛇是温泉蛇属里最早被命名的物种,所以我们说“温泉蛇”,通常就是指西藏温泉蛇。

图片.png

(西藏温泉蛇的生境)

 

既然名叫“温泉蛇”,那它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喜欢泡温泉吗?其实,温泉蛇一般也不会直接在温泉里活动。我们人类泡的温泉是经过开发的,水温已经调节到适合的温度,而未经调节的天然温泉,温度非常高,通常还含有硫磺等物质,显然不适合温泉蛇活动。温泉蛇之所以出现在温泉附近,主要是因为有温泉的地方就有地热,温泉蛇可能需要利用地热度过青藏高原上寒冷的冬天。温泉附近的石堆、岩缝等,可能就是温泉蛇越冬的场所;温泉附近小溪、小河里的高原鳅,就是温泉蛇喜爱的食物。由于对地热的依赖,温泉蛇不会离开地热范围太远,所以它们在温泉附近的种群密度相对较高。

图片.png

(冒着热气的温泉)

图片.png

图片.png

(考察路上困难重重,车陷入泥坑无法移动,通过当地藏族同胞帮助才成功将车移出)

图片.png

(意外掉进温泉中的西藏温泉蛇,还来不及挣扎就被高温泉水烫死)


众所周知,蛇类大多不喜欢下雨,阴雨天气时一般都躲在洞里,温泉蛇也是这样。今年夏天,拉萨周围雨水较多,我们到达羊八井、墨竹工卡等地时,通常都是阴雨天气,但是对于寻找温泉蛇,我们并不太担心。可能是高寒地区的阳光太过宝贵,纵然整天都是阴雨绵绵,但只要乌云稍稍散开,哪怕只露出几分钟的阳光,温泉蛇都会抓住机会出洞晒太阳,我们便能找到它们。温泉附近生活的藏族同胞对于温泉蛇都很熟悉,并且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这对于温泉蛇的保护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

图片.png

(正在溪边晒太阳的西藏温泉蛇)


在完成拉萨附近的考察工作后,我们继续向西出发,经日喀则市进入阿里地区,最终达到札达县底雅乡,沿途考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

图片.png

(通往西藏阿里地区的“云端之路”


裸趾虎是壁虎科成员,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会爬墙的壁虎是近亲,但它们适应了高原荒漠环境,指、趾下面已经没有吸盘了,因此攀爬能力远不如壁虎。西藏高原地区分布有两种裸趾虎:西藏裸趾虎和赵氏裸趾虎其中赵氏裸趾虎是2010年才被发现、以我国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1930-2016姓氏命名的新种,目前仅发现于拉萨市尼木县,它的背面布满疣鳞,显得皮肤更粗糙。裸趾虎和壁虎一样,尾巴断后可以再生,而且它们的尾巴也有储存脂肪的作用。

图片.png

(刚从石块下翻出的西藏裸趾虎正警惕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图片.png

(可爱的西藏裸趾虎幼体,身上的色斑较成体差异巨大)

图片.png

(赵氏裸趾虎布满疣鳞的体背面特写,对比西藏裸趾虎更显粗糙)


西藏沙蜥,可能是西藏高原面上分布最广的爬行动物了,在西藏境内的分布从阿里地区西部向东蔓延至林芝市米林县。西藏沙蜥主要栖息于沙地或松软的沙土地,它们善于挖洞,洞穴长度通常大于30 cm,越冬洞穴可能还要更长。

图片.png

(西藏沙蜥洞穴入口)


当沙蜥在外受到惊扰时,会快速逃跑并精确地钻进洞穴里,有时离洞穴太远,便躲进荆棘丛中。西藏沙蜥有一定的领地意识,当两只沙蜥在洞口附近相遇时,就会做出卷尾、四肢扒地等动作。西藏沙蜥是昼行性,晴天外出晒太阳或捕食昆虫,夜晚和阴雨天,通常都躲在洞内。

图片.png

图片.png

(即使在同一产地及生境下,西藏沙蜥的色斑变异也很大)


前往阿里地区的路上遇有湿地草甸,我们通常会去寻找高山倭蛙。它们分布也很广,东至怒江流域,西达马泉河流域仲巴县附近。当雨量丰沛且气候温暖时,高山倭蛙在水坑里或在草地上活动,当干旱或气候寒冷时,它们就钻进泥沼地里。

图片.png

(高山倭蛙及其微生境)

图片.png

(普兰县干旱河谷生境


进入阿里地区后,路边环境似乎变得更荒凉了。到了普兰县,在河谷边的戈壁滩上,又能见到另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喜山裂睑蜥。“裂睑”,是因为它的下眼睑中央有一块椭圆形的透明膜,就像下眼睑裂开了一样。喜山裂睑蜥算是小短腿,跑起来却非常快,一溜烟就没了。它们平时也栖息于石块下、石缝里,晴天时外出活动。遇到危险时,它们也会有断尾行为,断尾还能在地上摆动一会儿,以此吸引天敌的注意力,而它们则趁机逃命。

图片.png 

(流线型的躯干搭配光滑的鳞片,使喜山裂睑蜥可以快速进出细碎的石堆)

图片.png 

(图中的裂睑蜥其实是闭上眼睛的,但下眼睑中央的椭圆形“睑窗”非常透明,使它闭上眼也能看见外面)

图片.png 

(遇图中情况如直接拽其尾尖,它马上就会断尾逃脱,留下你在风中凌乱)

 

图片.png 

(翻过这些山头,对面便是印度)

 

札达县底雅乡紧邻印度,海拔仅2900 m左右,应该是整个阿里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当地种植有苹果、梨等水果。白天,在底雅能见到西藏岩蜥,它喜欢在岩壁上活动,故而得名,它是杂食性,我们观察到它捕食昆虫,也吃灌木的嫩芽和果实。晚上,在水边能见到很多扎达蟾蜍,它是我们在阿里地区见到的唯一一种两栖动物。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在国内仅分布于底雅的一种蛇类——红脊扁头蛇。此前国内有关此种的观测记录尚属匮乏。内心深知希望渺茫,但仍愿一试。顶着烈日苦苦搜寻,正是路基石缝里嵌着的蛇蜕坚定了我们要找到这个物种的信念。

图片.png 

(烈日下,一只西藏岩蜥正趴在岩石上四处张望)

 

图片.png 

(正在等待猎物上门的札达蟾蜍)

图片.png 

(路基石缝中的红脊扁头蛇蛇蜕)

图片.png 

(红脊扁头蛇,远远望去它的体色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红脊扁头蛇体型极为细长,像一根藤条,爬行速度很快,也很机警,稍有惊扰,就迅速钻进草丛和灌丛里。我们第一天眼瞅着一条红脊扁头蛇跑掉了,在之后的一天几乎快要放弃时,才终于找到一条亚成体。依据当地物种分布情况,我们推测它是以西藏岩蜥的幼体为主要食物,但还有待证实。

图片.png 

(爬行中的红脊扁头蛇,身体就如藤条一般)

图片.png 

阿里地区-札达县,土林、烈日、云朵、阵雨、远处的雪山,独特的地貌和多变的天气在此汇成一幅画。野外考察辛苦,也别忘了看一看沿途的风景……

我们这次日喀则和阿里的考察,往返行程超过4500 千米,领略到西藏高原面上的多种地貌、生境,见到了已记录的所有两栖爬行动物。在结束了青藏高原地区的考察工作后,于20209月进入林芝市,途经波密县,穿过嘎隆拉隧道抵达喜马拉雅山南翼——墨脱县,沿途考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因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侵的影响,水热条件十分丰富,拥有我国纬度最高的热带雨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西藏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约100种,其中超过70%的物种都分布于墨脱,其中绝大多数都只分布于墨脱。不少物种直接以“墨脱”为名,如墨脱角蟾、墨脱湍蛙、墨脱树蜥、墨脱竹叶青蛇等。

图片.png 

墨脱县62K附近生境,海拔约2800 m

图片.png 

墨脱县80K附近生境,海拔约2000 m

 

近年墨脱县通了公路,曾经要想进入墨脱考察必须徒步翻越多雄拉山,路途非常艰险。此时的我们虽然不用像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一样徒步进入墨脱,但进入墨脱的路况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在雨季,塌方、泥石流灾害频繁,七弯八绕的公路让我们提心吊胆。

图片.png 

(几天前刚发生过泥石流的路段)

图片.png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一个小拐弯)

图片.png 

(俯瞰雅鲁藏布江边的低山常绿阔叶林,海拔约700 m

图片.png 

(墨脱的雨林, 海拔约700 m

图片.png 

(满眼绿色,和阿里的遍地黄土形成强烈对比)

 

我们刚到的时候还下着小雨,走到雅鲁藏布江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吴氏岩蜥趴岩石上。只要天气不是太糟糕,总能见到它们在岩石表面休息或在石缝探头探脑。由于之后的几天降雨量很大,就再难觅其踪了。

图片.png 

(雅鲁藏布江边岩石上的吴氏岩蜥)

 

墨脱的白天空气闷热潮湿,蚊虫也比较多。夜幕降临才是我们最期待的。在我们落脚的院落里一片不起眼的山药叶上,发现了一只雌性背崩棱皮树蛙。原来这里有许多支撑花盆的水桶,由于连续降雨的缘故,桶里早已蓄满了水,这才把它吸引过来。我们推测发现成体的地方可能有蛙卵。次日我们去同处查看,果然在盖水桶的木板下面发现了背崩棱皮树蛙的果胶状卵。

图片.png 

(背崩棱皮树蛙)

图片.png 

(背崩棱皮树蛙卵内基本发育成熟的蝌蚪)

图片.png 

(这张照片不是摆拍,只是这只小蜗牛安静的路过被我抓拍到)

图片.png 

(穿透雨夜的一束电筒光)


每天晚上即使下着雨,也不能阻止我们外出考察的步伐。但是出于安全考虑,雨水太大的时候我们就只能返回住处,因为随时可能会有落石危险。前面就提到墨脱的地质灾害频发,在野外考察,拼搏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行走,我们总能有一些发现。通过观察长肢攀蜥的外形特征不难发现,雄性有着发达的背鬣以及色彩艳丽的喉褶(虽然照片里仅能看到一小部分黄色),而雌性的长肢攀蜥就没有这些特征。

图片.png 

(正在睡觉的雄性长肢攀蜥)

图片.png

(被电筒光惊扰醒来的雌性长肢攀蜥)

图片.png 

(墨脱树蜥)

 

墨脱树蜥拥有很长的尾巴,长长的尾巴可不是为了好看。成年的墨脱树蜥一般都会生活在较高的树梢,这对它在树冠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帮助其在快速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

图片.png 

(一只雌性的白颌大树蛙正趴在布满苔藓的枝头等待猎物)

 

白颌大树蛙雌蛙的体型非常大,乍一看还以为是只绿色的小猴子。曾经就有队友被同样大体型的棕褶树蛙抱过脸,那种感觉不言而喻,请大家自行脑补。突吻原指树蛙的得名于雌性的吻端有一个很明显的皮肤突起,雄性的反而不明显。

图片.png 

(突吻原指树蛙雄性)

图片.png 

(突吻原指树蛙雌性)

图片.png 

(湍急的瀑布从云雾缭绕的山涧倾下)

 

其他科考队伍在野外进行考察工作时,他们一定希望千万不要遇到蛇。于我们而言,蛇是多多益善。不过非常遗憾的是,本次考察赶上连日的降雨,包括墨脱竹叶青蛇在内的多种蛇类都没能遇见。只是在雨夜里遇到零星的几条喜山钝头蛇。

图片.png 

(喜山钝头蛇幼体)

图片.png 

(云雾缭绕的雅鲁藏布江峡谷)

 

雨下一整晚,通宵结束后的清晨,可以看到山边环绕的薄雾,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但遗憾的是由于季节以及天气原因,很多物种还是没能见到。科考日程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只能安排返回拉萨。通过本次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考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也积累了一定的数据。

图片.png 


(考察队员在青藏高原合影留念)

 

青藏高原举世闻名,神秘而壮阔;位于青藏高原南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不仅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雪峰群,还拥有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谷,更孕育着难以计数的生物种类。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都还有太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我们能守护好这片净土也希望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成果,能为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供图/郭峻峰、蒋珂、王聿凡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