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德国化学家Ida Tacke及她的同事发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宣告。据报道,利用X射线分光术,他们发现了43号元素,并将其命名为masurium(鎷)。然而,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成果没有得到公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Ernest O.Lawrence说这些研究人员“显然是弄错了”。1937年,发现43号元素的荣誉落在了Carlo Perrier和Emilio Segre头上,他们给这种元素取名为“锝”。但是最近的研究却对关于发现鎷的说法提供了支持,促使人们重新仔细地考察有关证据。
Tacke、WaIter Noddack(他后来成了Tacke的丈大)和Otto Berg的研究方法是把一束电子射向不同的物质,诱使它们发出X射线。当时人们已普遍认识到,X射线的波谱与被电子轰击的物质中元素的原子数直接相关。利用这一方法,Noddack小组分析了铌铁矿——一种含铌的黑色矿石——并获得了看来可与43号放射性元素对上号的X射线谱线。
但科学家们不相信这项成果。他们认为,山于43号元素的半衰期较短(其中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l万年),因此它不可能在地球上天然存在。(Perrier和Segre所发现的锝是人工合成出来的,即在回旋加速器中用原子粒予轰击42号元素钮而产生出锝。)此外,Tacke(她已于二十多年前逝世)是一位女化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并且没有担任什么重要的学术职务,这一事实可能也无助于人们承认她的成果。
但是自那以后科学家们已获知,锝的确可以通过铀的自发裂变而天然存在。最近,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David Cugis及其同事在取自加拿大一座矿山的铀矿石中发现了锝,从而证实了六小年代的早期发现。不过,他们发现的锝的量极其微小——每一公斤铀中只含有10亿分之几克的锝。然而,Noddack夫妇和Berg所分析过的矿石可能含有多达1O%的铀。这就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的实验装置是否具有探测如此微少的痕量锝所必需的灵敏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化学家John T.Armstrong利用谱分析软件和一个存储有高精度x射线测量结果的数据库来模拟Noddack小组的工作。Armstrong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系列虚拟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发现鲻的数据的确与铌铁矿中存在43号元素相吻合。而且,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Noddacks夫妇和Berg使用的仪器可能具有必需的灵敏度,能够在从化学分离1公斤矿石后提取出的微量残渣中检测出不到十亿分之一克的锝。Armstrong的结论是,“经过所有这些分析工作后,我认为他们非常有可能真的发现了43号元素。”
其它一些因素也令人感兴趣。利用同样的X射线分光法,Noddack夫妇和Berg发现了75号元素(这一发现是正确的),并将其命名为铼。此外,Tacke还第一个指出核裂变可以解释费米的部分实验结果,而费米却自以为他在这些实验中合成出了超铀元素。事实证明Tacke是对的,而费米则错了。(可笑的是,费米因为他自认为发现了超铀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关于鎷的说法远非无懈可击。Noddack夫妇和Berg在其1925年的论文中犯了一个大错——一他们报导的检测到的43号元素的量高得完全离了谱(整整高出几个数量级)。而且,由于他们没有公布其实验的诸多细节,Armstrong和比利时列文大学的Pieter Van Assche不得不推定某些仪器和分析条件。他们作出了一些比较宽松的假设,例如,他们假定Noddack小组使用了磁聚焦方法来把电子束瞄准在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的区域上。但是,支持Noddack夫妇和Berg的证据虽然还说不上是决定性的结果,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有力。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Albert Chiorso指出:“原先我曾认为Noddack小组发现锝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更仔细地考察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之后,我认为,不能够随随便便就否定他们的说法。” 顺便提一下,Ghiorso曾与Glenn T.Seaborg合作发现了几个费米未曾发现的超铀元素。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