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手稿:密码or骗局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信息 • 能源

神秘手稿:密码or骗局

admin  发表于 2017年09月17日

神秘手稿:密码or骗局?

中世纪神秘的伏尼契手稿,是点石成金的秘密,还是精巧的诈财骗局?GordonRugg

 

在罗马附近一所耶稣会学院的图书馆里,美国珍本书商伏尼契(Wilfrid Voynich)找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发现:一份厚达230多页的手稿,用奇特的文字写成,手稿中还有许多植物、天体和出浴美女的奇异图片。伏尼契立即意识到这一收获非同寻常。手稿看上去很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或草药郎中的手册,但似乎全是用密码写成的。从插图中的人物发型等特征来推断,手稿的制作时间应当在1470~1500年间。手稿上的17世纪字母说明,它曾在158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的鲁道夫二世收购。17世纪,至少曾有两位学者试图破译这份手稿。后来手稿不知去向,伏尼契发现它已是大约250年之后了。

手稿中的古怪文字与当时所知的任何语言都不相同,为了破译,伏尼契曾求助于那时最著名的密码学家。但直到90年后的今天,经过几代密码破译权威的努力,仍然无人破解现在称为“伏尼契文”的这种文字,其真面目和来源仍然是个迷。由于破解尝试无一成功,有人因此怀疑手稿是否具有可破解的实在内容。伏尼契文可能完全没有意义,手稿可能只是一个精巧的骗局。

对于这种猜测,反对者认为,伏尼契文如此复杂,不可能没有意义。一个中世纪的骗子怎么可能伪造出230页的文字,而且结构和文字的分布又有许多精微的规律呢?然而,我最近发现,只要用一种16世纪的简单编码工具,就可以仿造出许多伏尼契文的特征。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文字看起来很像伏尼契文,其实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任何隐含的信息。这一发现并不能证明伏尼契手稿是个骗局,但确实支持了一个久已有之的说法:一个叫凯利的英国冒险家炮制了这份文件,用来诈骗鲁道夫二世的钱财。据说这位皇帝花了600达克特金币(相当于今天的5万美元)买下了这份手稿。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用于分析伏尼契手稿之谜所用的方法,也可用在其他领域的难题上。要解开这个古老之谜,需要密码学、语言学和中世纪史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研究的主题是“专家推理”,也就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因此我将研究伏尼契手稿视为一次非正式的测试,试验一下这种方法能否为悬疑已久的科学问题找到解决的新途径。其中重要的步骤,是列出相关领域中专业知识的长处与短处。

 神秘手稿:密码or骗局?2.png

小上帝的眼睛?

1921年,出现了首个宣称破解伏尼契手稿的人。美国宾州大学的哲学教授钮波德指出,伏尼契文字包含只有放大后才能看到的细微笔划,这些笔划属于一种古希腊速记法。他并宣布,根据他的解读,伏尼契手稿的作者是13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旨在描述其显微镜等的发明。然而不到10年,批评者就驳倒了钮波德的解释,证明所谓细微笔划不过是墨水的自然分岔。

纽波德的努力只是一连串破解失败的开端。1940年代,业余译码者M·菲利和C·斯特隆用密码代换法,将伏尼契文的字母转译成罗马字母,但转译后的文本不具有意义。二战末期,曾破译日本帝国海军密码的美国军方密码人员,开始利用闲暇破译古代密文。他们破译了所有密文,惟独在伏尼契手稿面前无功而返。

1978年,业余文献研究者斯托伊克宣称,伏尼契手稿是用去掉元音的乌克兰语写成的,但他译出来的内容(包括“小上帝的眼睛要争夺的是虚空”)并不符合手稿上的插图,也与乌克兰的历史联系不上。1987年,一位名叫利维托夫的医生指出,这份手稿是中世纪法国相当盛行的“净化派”(Cathar)的信徒所写,伏尼契文则是多种语言的混合体。然而,利维托夫译出的内容,却与净化派完整保存下来的教义不相符。

此外,这些破解方法在遇到相同的伏尼契字时,往往在手稿的此一处是一种译法,彼一处又是另一种译法。举例来说,纽波德的破解包含变位词方式,这种方法的不准确是出了名的。如ADER就可以解释为其变位词READ、DARE或DEAR。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伏尼契手稿的破解方法,多少都有无法令人信服的地方。另外,这些方法都无法将明文(看得懂的文字)转译成与伏尼契文特性相同的密文。

如果手稿不是密码,那它会是一种未知的文字吗?虽然我们无法解读其内容,但看得出它具有惊人的规则性。举例来说,最常见的某些字每行会出现两三次之多。在写出文字时,我使用欧洲伏尼契文字(EVA)将伏尼契文转换为罗马字母[参见下页框文]。手稿第78页有这样一个句子:qokedy qokedy dal qokedy qokedy。任何已知的语言中,单词都不会出现如此高的重复率。相反地,在伏尼契文中只有极少数片语,在片语中,两三个单词会有规律地共同出现。这些特点表明,伏尼契文不太可能是人类语言,因为它与其他语言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第三种可能是,伏尼契手稿是用来诈财的骗局,或者某个疯狂炼金术士的信手涂鸦。然而,手稿在语言学上的复杂程度,似乎可以反驳这种说法。手稿中的文字,除了会重复出现,其本身的组成结构也有相当的规律性。例如,经常出现的音节qo一定位于词头,音节chek有时出现在词头,但如果与qo出现在同一 个单词中,那么qo必然在chek之前。常见的音节dy通常出现在词尾,偶尔会出现在词头,但决不会出现在词的中部。

光靠随机混合音节的造假方式,不可能产生这么有规律的文字。伏尼契文也 比脑部损伤或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所使用的病态语言复杂得多。即使有发疯的炼 金术士为某种虚构的语言创造了一套语法,又长年累月用这套语法写作,写的东西也不会具备伏尼契手稿的众多统计特征。举例来说,伏尼契文的单词长度呈现二项分布,也就是最常见的单词由5~6个字符组成,字母较多或较少的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对称钟形曲线的最高峰相比大幅降低。这样的分布在人类语言中极其 罕见。在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中,单词长度的分布较广而且不对称,较长单词出现的频率较高。伏尼契文单词长度的二项分布,不太可能是骗子有意设计的,因为这个统计学概念在手稿写成之后几个世纪才出现。

 

专家的推理

总而言之,伏尼契手稿若不是极其罕见的密码或奇特的未知语言,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以往一直没有明确的方法来打开僵局,刚好几年前,我同事海德和我正在寻找这样的谜团。我们发展出一种深入的评估方法,来分析与探讨在研究科学难题时所使用的专业知识与推理过程。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伏尼契手稿的研究工作,以此作为一个初步的试验。首先,我评估了以往用来研究这个问题的专业知识种类。

认为伏尼契文的特征与人类语言不一致的说法,有大量的语言学相关专业 知识作为后盾。这个结论看来相当可靠,于是我对骗局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过伏尼契手稿的人大多认为,伏尼契文十分复杂,不可能是骗局。但我发现这只是一种说法 ,并没有可靠的证据。没有专家研究过如何摹写大段的中世纪密文,因为不容易找到这类真实文字的实例,要想找出造假的文字就更困难了。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的斯托尔菲等研究者曾猜想,伏尼契手稿可能是用随机文本生成表制成的。这种表中列出了字母或音节,使用者选择(可能通过掷骰子)一连串格子,将格子中的字母或音节组合成一个单词。这种方法可以产生伏尼契文中的某些规律性。按照斯托尔菲的方法,表的第一栏可能是词头音节,例如仅 出现在词头的qo;第二栏可能是词中音节,例如chek;第三栏则可能是词尾音节,例如y。依序从每栏中选择一个音节,就可以构成具有伏尼契文特征的一个单词。表中某些格子可以是空的,这样就可以造出没有前缀、中缀或后缀的单词 。

神秘手稿:密码or骗局?3.png

不过,伏尼契文的其他特征就不那么容易仿造了。例如,有些常见字符极少相邻出现。转写为a、e、l的伏尼契字符很常见,字符组合al也很常见,但组合el却极少出现。用表格随机选取字符进行组合不可能产生这种效果,因此斯托尔菲等人排除了这种方法。然而,这里的关键在于“随机”。对于现代研究者而言,“随机”的概念极其重要。然而,这个概念却是伏尼契手稿问世后很久才产生的。中世纪的骗子很可能用多种方法来组合音节,而这些方法在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未必是随机的。我由此想到,伏尼契文的某些特征可能是某种早已失传的工具所造成的。

 

卡当格的秘密

看来骗局说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下一步准备仿造一份文件,看能否产生伏尼契手稿的那些特征。动手之前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哪一种工具?答案取决于手稿成书的时间。伏尼契研究者公认,手稿制作于公元1500年之前,但我的考古经历令我对此有怀疑。在考古学中,确定人工制品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手稿插图的样式具有15世纪晚期的特征,但这个特征不足以确认其产生的时间;人工制品常常采取较早时代的样式,制作者有时是出于无心,有时则是有意增强其古老感。因此,我把寻找加密工具的时间范围放宽到1470~1608年。

我发现,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1550年发明的卡当格(Cardan grille)很有价值。卡当格是一张开孔的纸片,用于记录隐秘的信息;不同的卡当格具有不同的开孔。用卡当格制作的文本看起来寻常,但如果用同样的卡当格覆盖在文本上,开孔显露的内容就会揭示隐秘的信息。我在研究中想到,用三个孔的卡当格覆盖一个三列的表格,就可以选择词头、词中和词尾的排列,从而构造出伏尼契式的单词 。

伏尼契手稿的典型页面包括10至40行文字,每行约有8至12个单词。由于伏尼契单词的标准模式为三音节,因此,一张36列、40行的表所包括的音节就足以制造一整页伏尼契手稿,再有一张三孔的卡当格就可以工作了。表的第一列为词头,第二列为词中,第三列为词尾,以后各列依此循环。你可以把卡当格覆盖在表的左上角,就造出了第一个伏尼契单词,而后,向右移动三列,得到第二个单词。当然,你也可以向右多移动一列,或向下移动一行。连续移动卡当格,用其覆盖表的不同部位,你可以造出数以百计的伏尼契单词。然后,用同一张表和另一张卡当格,就可以造出手稿的下一页了。

我动手制作了3张表,每张需花费2~3小时。而挖制一张卡当格需要2~3分钟,我制作了10张左右。完成了准备工作,就可以制作文本了,速度取决于我的抄写速度。我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单词在1000~2000个之间。

我发现,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再现伏尼契文的大部分特征。举例来说,只要你用心设计表和卡当格,就可以确保某些字符组合永远不会出现。比如,在 卡当格上,只要显示相邻字节的卡当孔不在同一行中,那么表中横向相邻格中的音节就永远不会前后相邻地出现在同一个单词中,即使这些音节本身都非常常 见。至于单词长度的二次分布,则可以通过在表中混合布置短、中、长三种音节 来实现。伏尼契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每行的第一个单词往往比后面的单词长,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只需把大多数长音节布置在表格最左列就可以了。

看来伏尼契手稿有可能是利用卡当格做成的。根据我制作文本的速度来推算,用这种方法,一个人只需要三、四个月时就可以完成这部手稿,包括其中的图画。但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伏尼契手稿究竟是无意义的胡言乱语,还是有用的加密信息呢?

我想出了两种利用卡当格和音节表对手稿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代换密码,以词中音节代替明文字母,而后用上面叙述的方法为其附加无意义的词头和词尾,构成单词。第二种加密技术是为明文的每一个字符指定一个数字,而后根据这个数字来确定卡当格在音节表上的位置。然而,在使用达两种技术制作的文本中,单词的重复率都远不及伏尼契手稿。由此可见,如果伏尼契手稿确实是用卡当格制作的,那么作者炮制精巧骗局的可能性远大于加密信息的可能性。我没有找到手稿包含加密信息的证据。

当然,找不到手稿是密文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它就是骗局,但我的研究表明,炮制像伏尼契手稿这样复杂的骗局确实是可以做到的。一些有趣的史实可以作为这种解释的旁证:在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时代,学者迪 (John Dee)与他声名狼藉的朋友凯利 (Edward Keley)曾于1580年代前往皇宫拜访鲁道夫二世。凯利是个有名的造假高手、神秘主义者和炼金术士,他很熟悉卡当格。很长时间以来,就有一些研究者怀疑凯利是伏尼契手稿的作者。

目前,我的学生艾尔沃德正在研究能否用卡当格技术仿制出手稿中那些更 复杂的统计学特征。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不同的音节表和卡当格制作大量文本,我们正在编写一种进行自动化处理的软件。

这项研究有助于对科学难题进行重新评估,以判断人们是否忽视了某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早老性痴呆症的病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准备检验,这种方法能否用来对这种脑部疾病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估。我们的问题将包括:研究者是否忽视了某些相关的专业领域?关键的假设是否得到了充分检验?研究工作中是否存在由于学科差别而造成的细微的误解?如果我们能运用这种方法帮助早老性痴呆症研究者找到有价值的新方向,那么这份看起来好像炼金术手册的中世纪手稿或许将为当代医学带来福音 。

 

陈玉新/译

曾少立/校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