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袭击者原是社会精英?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自杀式袭击者原是社会精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29日

“你应当为我而自豪。这是一种荣誉,你将会看到,人人都会感到高兴……不论你做什么,你都要昂首挺胸,目标明确,不要丧失目标。无论做什么,你都要随时随地瞄准前面的目标,任何时候都要想一下,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劫持93号航班致使该航班坠毁在宾夕法尼亚的9.11恐怖分子Eiad Jarrah给妻子的遗书

对那些做困兽之斗,逼得警方不得不开枪击毙自己的人,警方通常称为“借警察之手自杀”(suicide by cop)。按照这种说法,搞自杀式炸弹袭击的人,就是“借谋杀之机自杀”(suicide by mueder)。所以,我建议我们不妨称这种行为为“谋杀式自杀”(murdercide):自杀是蓄意杀害他人的手段。

之所以要这样咬文嚼字,是因为自杀问题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科学家们认为,人们产生自杀冲动的两个条件:极度无能为力、极度孤单,和“谋杀式自杀”没有什么关系。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托马斯·焦依诺(Thomas Joiner) 发表了一篇极富启发性的科学论文,题为《人为何要自杀》。他在论文中写道:“人有两种基本的需求,一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融入他人的圈子;一是渴望对他人有用,或者能影响他人。如果在这两方面都遭受重创、一败涂地,觉得自己到处都格格不入、一无是处,那就难免有求死之心了。”

自杀式袭击者原是社会精英?.jpg

由此推论,当世贸大厦陷于熊熊烈火中时,那些不愿葬身火海而纵身跳下高楼的人,不是自杀;93号航班上,那些奋起同劫机分子殊死搏斗,争夺飞机控制权,而最终使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田野中的乘客,也不是自杀;就连驾机撞进双子塔的劫机分子,也不算是自杀。

许多人认为,恐怖袭击中的“人肉炸弹”都是些贫穷潦倒、没有文化、愤世嫉俗乃至走火入魔的家伙,但调查研究所揭示的事实却大相径庭。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的法医精神病学家马克·萨吉门(Marc Sageman) 对400余名基地组织成员进行调查,发现其中3/4的成员出身于上层社会或中产阶级。他还指出,他们中“90%的人来自呵护备至的完整家庭,63%的人上过大学,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入学率通常只5%到6%。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些人都是他们国家中最出色、最优秀的人物,堪称社会精英”。这些人并非失业者,也不是没有家庭牵挂,“他们既有工作也有家庭,73%的人已经结婚,绝大多数人都有子女……3/4的人有专门或兼职的职业。他们之中不乏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大部分人从事科研工作,搞人文科学的很少,最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人有宗教背景。”

焦依诺认为,自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要想自杀,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克服对于这种痛苦的恐惧感。恐怖组织玩弄了什么手法,让信徒泰然自若地面对自杀的痛苦呢?方法之一就是,心理上的反复灌输。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家阿米(Ami Pedah Eur) 在《自杀恐怖主义》(Suicide Terrorism)一书中写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有自杀式袭击发生,许多人立即兴高采烈,又是庆祝又是纪念。这股风气已演变成了一种狂热崇拜献身精神和殉难者的文化传统。如今,在公共场所的一些大幅宣传画上,自杀式袭击者的照片和体育明星一样引人注目,成了大出风头的英雄。”

恐怖组织控制信徒的另一手法是借助“团伙义气”。萨吉门指出:“潜在的恐怖分子通过先前已有的社会关系——已经成为恐怖分子,或者已经决定要结伙加入恐怖组织的人,加入到‘圣战’者的行列。在65%的案例中,这种‘友谊’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兄弟关系,有助于帮助他们在献身关头克服本能的犹豫和畏惧心理。“西班牙恐怖袭击中的自杀式袭击者就是一个例子。七名恐怖分子共住一套公寓,其中一人说:‘兄弟,今晚我们全都得去。’既然别人去了,你不能背叛朋友,所以只能跟着去。如果是每个人单独思考的话,说不定他们就不会去做了。”

因此,阻止自杀式袭击的方法之一,是锁定并打击那些煽动他人的危险团伙,例如基地组织;另一个方法,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B·克鲁格(Alan B.Krueger) 指出的“那些滋养恐怖主义组织的国家,应扩大公民的自由”。在对美国国务院关于恐怖活动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克鲁格发现:“有些国家虽然堪称富裕,却仍缺乏公民权利,因而恐怖分子源源不绝;相反,有些国家虽然较穷,但在保障公民自由权方面做得不错,自然也就不会滋生多少恐怖分子了。显然,如果各种权利得到了保障,人们也就用不着靠恐怖活动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了。”

让自由之声响遍天下吧。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