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的性别 后天的性别认知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先天的性别 后天的性别认知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30日

在做第一次产前超声波检查时,父母们就已经预期到幼儿会出现性别差异,但是当他们看到儿子狂热地迷恋卡车、女儿只穿粉红色衣服时,似乎仍会惊讶不已。显然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而且在许多方面,他们的差异看起来十分明显。但是人们对性别的成见并不总是经得起科学的推敲。男孩真的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吗?女孩真的更容易动感情吗?还是说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期望看到的那一面?真正的性别差异存在于哪里,是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暗示的那样与生俱来,还是由环境——或者说我们——后天塑造的?

要寻找答案,自然要从大脑开始。如果两性之间存在神经学差异,就可以解释重要的行为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男孩和女孩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几乎没有大范围的差异。诚然,男孩的大脑(和头)比女孩大——从出生直到老年都是如此;女孩的大脑比男孩成熟得早。但是这些研究发现都不能解释为什么男孩更加活跃、女孩语言能力更强,也不能为两性在阅读、写作和科学测验得分上的差异提供可靠的解释。

毋庸置疑,大脑差异是生理上的,但不一定是天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也经常被忽视的事实是,经验本身会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神经科学家称它为可塑性,这是所有学习和多种儿童心理发育的基础。甚至像“看”这样简单的行为,也依赖于早期正常的视觉经验。没有这些经验,婴儿大脑中控制视觉的脑区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连接,他/她的视力将永久性受损。

把孩子当男孩或是当女孩来养,真的会使他们的大脑神经以特定方式连接吗?显然,女孩和男孩从一出生就开始不同:基因和激素的差异必定使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早期经验永久改变了细胞内基因的功能和化学性质,从而对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美国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学家迈克尔·J·米尼 (Michael J. Meaney)和他的同事发现,母亲照顾婴儿的质量与许多神经和心理的发育有关——从大脑新细胞的生成,一直到应激反应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同样,家长抚养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方式,也会在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中留下印记。

大多数性别差异一开始都很小,不过是秉性和玩耍方式上各有倾向而已。但是,当儿童偏爱粉红色或偏爱蓝色的大脑遇到被灌输了男女差别的文化,这些小的差异就被放大了。这种文化包括主要由男孩参与的摔跤、球场上的打闹,和主要由女孩参与的茶话会、过家家等。更好地理解这些环境影响,我们就能在学业成绩、冒险精神、竞争、同情心和责任心等方面打破男孩和女孩的界限,减少他们之间的差异。

 

男孩更活跃

一般来说,男孩好动,女孩文静,无论是婴儿期还是整个儿童期都是如此。很多筋疲力尽的家长都可以证明:男孩踢腿、舞臂、在房间里来回奔跑等动作明显比女孩多。这种差异或许在出生前就已经出现,不过并非所有的超声波研究都在胎动中发现了这样的性别差异。然而,根据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心理学家沃伦·伊顿(Warren Eaton)及其同事在1986年对100多项研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性别差异在第一年就很明显,并且在整个童年期逐渐扩大。这项研究还表明,一般的男孩比大约69%的女孩都好动。

这种差距在统计学上属于中等,比他们在语言和数学技能上的差距要大,但是也足够小到使这条规律有许多例外:有31%的女孩比一般的男孩更活跃。性激素——尤其是子宫中相对较多的睾丸激素——似乎促使女孩像男孩那样的坐立不安。尽管从6个月起到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激素水平并没有不同,但是两性间好动性的差异却在童年期持续扩大。父母可能是扩大这种差异的一个影响因素。实验室和操场上的相关研究都显示:比起男孩,母亲更不愿意鼓励女孩进行一些危险活动。父亲会比母亲更多地鼓励孩子去冒险(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第7期《父亲角色的科学脚本》),但是目前还不清楚,相比女儿,父亲是否会更多地鼓励儿子去冒险。同龄人也促进了从众行为:在全部由男孩组成的群体中,精力充沛的男孩会由于相互影响而越发活跃;而在由更文静的朋友组成的群体中,精力充沛的女孩倾向于安静下来。在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中,女孩比男孩加入得晚、退出得早,而且她们加入的运动队伍也比男孩要少——这些差异都是由父母和同龄人的影响而产生的。

由于许多学校都取消了课间休息或者减少了体育课,两性都为此付出了代价:肥胖比率都有增加,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病的人数也在增多。男孩尤其需要更多的课间休息进行身体活动,以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需求,而且两性在漫长的一天学习后,都需要用运动来重新振奋精神。运动对于保持健康的体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体形是青春期女孩患抑郁症最大的危险因素。

 

当男孩遇到芭比

男孩喜欢卡车,女孩喜欢洋娃娃。让学龄前男孩和女孩在玩具枪、玩具卡车、巴兹(大头)娃娃和芭比娃娃之间选择,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事实上,儿童有性别差异地选择玩具是两性差异最大的行为之一,仅次于性取向本身。但是这种偏好在婴儿期并没有这么明显。很多研究发现,男孩在婴儿期和女孩一样喜欢玩具娃娃(由于明显的生存原因,人脸对所有婴儿都有强烈的吸引力)。更确切地说,对玩具的偏好在两三岁时出现,在整个学龄前阶段逐渐变强,然后由于遗传和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又逐渐变弱。

幼童对玩具的偏好,部分是由出生前的睾丸激素决定的:有遗传障碍(generic disorder)、在出生前接触了高水平睾丸激素和其他雄性激素的女孩,比一般的女孩更喜欢玩具卡车和小轿车。甚至雌性和雄性猴子也会对玩具表现出性别偏好,这告诉我们,交通工具、球类和运动类的东西会引起男性激素的共鸣,吸引他们背离最初对人脸的偏好,转而喜欢能跟他们进行更多身体互动的玩具。

从天生的偏好开始,儿童对玩具的倾向在社会的塑造下越发极端。家长总是让孩子——尤其是男孩——玩一些他们认为适合孩子性别的游戏。从三岁开始,同龄人的影响比家长更大,是他们让什么性别的孩子该玩什么样的游戏这条法则一直持续下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卡林·弗雷(Karin Frey)和纽约大学的黛安娜·布鲁尔(Diana Ruble)于1992年报告指出,当小学年龄段的男孩和女孩在一段广告中看到,同性孩子选择了万花筒,异性孩子选择了费雪牌的西洋镜(或称拉洋片,盒子里装有数张电影图片,转动图片时,可以透过盒子看电影)之后,他们大多都选择了自己不太喜欢的玩具(万花筒),而不是西洋镜。而且在五岁左右,女孩开始选择数量相当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但是男孩很少有这样的变化——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性别的社会规范。今天的社会允许,甚至鼓励女孩参与体育运动、穿短裤、玩“乐高”拼装玩具,但是很少有人会鼓励男孩去穿花衣、玩过家家。

男孩和女孩对游戏的不同偏好,对于形成大脑回路以及后来的各种能力都至关重要(参见2009年第5期《玩耍 让孩子的希望起飞》)。运动装备、交通工具和建筑玩具会锻炼孩子的身体和空间能力;娃娃、着色书和装扮的衣服会刺激孩子大脑中负责语言、社会和精细运动的大脑回路。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以鼓励女孩玩字谜游戏、积木、投掷游戏甚至电子游戏,鼓励男孩做针线活、绘画、扮演照顾别人的人,如医生、父亲、动物饲养员、紧急救护员等,以此帮助孩子扩展各个方面的技能。

 23.jpg

竞争

很多研究都显示,男孩比女孩更爱动手打架。其中就包括英国兰开夏大学心理学家约翰·阿切(John Archer)2004年的一项分析研究。这种差异与出生前的睾丸激素有关,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与男孩青春期睾丸激素水平的再次升高没有关系。因为正如阿切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男孩并没有在青春期之后突然变得更爱打架。而且这种性别差异也不是绝对的。两三岁的女孩也会频繁地踢、咬、打人——尽管没有同龄的男孩频繁,但是她们的这些动作会比童年时期的男孩和女孩多3倍。而且,女孩之间的斗争更多的是间接攻击或关系攻击。女孩通过拨弄是非、排斥异己、窃窃私语,最近还出现了发送骚扰信息,来攻击对手,这样的行为给对手造成的心理伤害往往大于身体伤害(参见第86页《男性更暴力?》一文)。

两种性别的人都会竞争,都会打架,区别只在于这种行为公开或隐匿的程度。因为对于女孩来说,动手打架是一种禁忌,不像对于男孩那样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她们在小学低年级就学会把这种行为隐藏起来,以瞪眼睛或者拉帮结派的形式攻击对手,这样老师一般不会注意到。

承认竞争感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我们就能找到方法,去引导他们以更加健康的方式去追求目标。近年来,教育家把竞争从课堂上剔除,他们认为在一个文明社会中,与之相反的互动行为——合作——才是更重要的。但是竞争具有高度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对男孩来说;女孩也需要通过公开竞争来培养更多的适应性,毕竟竞争是我们自由市场文化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团队竞争: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努力,在解决数学、词汇、历史和科学问题等方面打败其他小组。

 

我知道你的感受

攻击和了解他人感受是相反的关系。如果你真切地意识到了对方的感受,那么就很难会去攻击他/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g)及其同事在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时总结称,男性在骂人和打架的测试上得分较高,女性在意识并分享他人情感的测试上得分较高。

不过男性和女性意识到他人感受的能力差异并没有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大,而且还特别依赖于测量方法。当要求男性和女性自述他们投入感情的倾向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赞同这样的陈述,“我擅长了解他人的感受”,“我乐意照顾他人”。然而,当使用更客观的测量方式进行测试时,例如在一系列面部照片中识别情绪,两性之间的差异就小得多,大概只有标准差的4/10,这意味着一般的女性比66%的男性更加精确。

儿童的这种差异更小,还不到成年人的一半——这是美国艾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埃林·麦克卢尔(Erin McClure)分析了100多篇有关婴儿、儿童、青少年处理面部表情时性别差异的文章之后得出的结论。所以,尽管女孩在刚开始时对人脸和情绪只比男孩敏感那么一点点,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优势变得越发明显,毋庸置疑这是因为女孩比男孩有更强的社交技能,在布娃娃的角色扮演中进行过更多实践,而且拥有更多亲密的友谊。

尽管大脑左右半球中被称为杏仁核的葡萄般大小的脑区可能与男性和女性意识他人感受的能力差异有关,但是我们对其神经学基础仍然知之甚少。杏仁核可以被面孔高度激活。根据2002年对几项研究结果所作的分析,男性杏仁核比女性的大。这一事实似乎与男性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较低不相符。然而,其他研究揭示,男性和女性左右脑的杏仁核活性并不平衡。当他们回忆高度感人的场景时(能够引发人们投入感情的场景),女性左脑杏仁核比右脑杏仁核活性更强,而男性右脑杏仁核比左脑活性更强。2004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拉里·卡希尔(Larry Cahill)领导的一项研究,和200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图尔汗·坎利(Turhan Canli)及其同事的一份报告提到了这一点。

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杏仁核活性的左右差异是否与感情投入有关,儿童中是否也同样存在神经性别差异。实际上,谈及情绪性,男孩和女孩在刚出生时差别要小得多;如果说有差别,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男婴比女婴哭闹得更厉害。随着男孩长大,他们通常比女孩更多地被教育去隐藏害怕、伤心和敏感的情绪表达。科学家认为社会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男女在情感反应上的差异。社会要求男孩要更坚韧,所以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也很少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但是社会很少会这样要求女孩。这种训练当然会在杏仁核上留下印记,毕竟杏仁核是大脑里最有可塑性的结构之一。教会女孩更坚韧、教会男孩更感性是可行的,而且对两性都有好处。

 

女孩说话

俗话说,“女人每天说的话是男人的三倍”。然而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马赛厄斯·梅尔(Matthias Mehl)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对400名装有电子录音器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真实的数字是:女人每天讲16 215个字,男人每天讲15 669个字。确实,从幼儿到整个一生,女人都在说、读、写、拼等方面的测试得分高于男人,但总体来讲,这种差别很小,而且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

语言差异在发育早期就出现了。在婴儿时期,女孩开始讲话要比男孩早1个月,而且开始上幼儿园时,女孩在阅读技巧上比男孩领先大约12%。美国教育部根据几十年搜集的数据得出结论:女孩在读写上的优势在学校学习期间持续增长,直到高三。高三毕业时,精通阅读的女孩比男孩多47%,在写作上的差别甚至更大。

然而在成年期,这些差别会缩小。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家珍妮特·海德(Janet Hyde)及其同事1988年的一项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语言技能的综合测试中,女性的平均分仅比54%的男性高。这样小的差别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语言和读写能力差异的神经学基础仍未被发现。2008年,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家艾里斯·萨默(Iris Sommer)及其同事驳倒了一个流行理论——女人用双侧大脑加工语言,男人主要用左侧大脑。他们分析了20项fMRI研究,并没有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偏侧优势(lateralization)程度上存在差异。

类似地,认为女孩和女人在阅读能力上有更好的神经连接这种说法也是缺乏证据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东西跟阅读技巧有关的话,那就是儿童因为兴趣在课外大量的阅读。女孩比男孩读得多,读更多的书使她们在学业表现上略胜一筹。

从出生开始,儿童接触到的语言是以后语言能力唯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同国家的大量研究证明,性别因素最多只决定了幼儿语言能力差异的3%;而至少语言能力差异的50%是由孩子的生长环境和接触的语言决定的。因此,家长越多地与儿子交谈、读书、唱歌、讲故事,男孩就有更好的机会开始发展语言和读写能力。

字母和音韵的书籍对于培养音素意识(phonemic awareness)非常好。音素意识是指读音和字母之间的联系,它是学习阅读的第一道障碍。跟女孩相比,男孩通常选择不同类型的读物——尤其是纪实类、喜剧类和动作类的故事,所以要想男孩读书,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找到能够吸引他们的书籍和杂志。一些注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学校,已经设法消灭掉了男孩和女孩的分数差异,证明这种令人担忧的差异更多的是教育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天生的读写潜能问题。

 

立体思维

如果说女孩在语言能力方面有优势,那么男孩就在空间能力上更胜一筹。空间能力是指在时间和三维空间上想象并操纵物体及其轨迹的能力。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是两性在认知能力上差异程度最大的一种。男性进行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的能力平均而言要优于80%的女性。心理旋转是指想象一个复杂的物体转换方向之后的样子。

2008年,两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三个月大的婴儿在心理旋转能力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此外,其他证据显示,这种能力受到了出生前睾丸激素的影响。但实际上,儿童的这种技能差异要比成年人小得多:在4岁的儿童中,平均而言男孩仅比60%的女孩表现好。所以男孩这种能力的提高似乎是由于他们对视觉空间的广泛兴趣——瞄准、建筑、投掷、在驾驶和射击游戏中进行导航,男孩对这些项目的兴趣远远超过女孩。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瑞士苏黎世大学儿童医院的神经科学家卡琳·库奇安(Karin Kucian)和同事报告称,在进行心理旋转任务时,男孩和女孩的大脑神经活动显出相似的MRI模式,而他们在2005年的研究中曾指出,心理旋转任务会在成年男性和女性大脑中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些研究都证实男孩和女孩的空间能力差异要比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小得多。所以,实际情况似乎是这样的:随着男孩和女孩渐渐长大,并各自实践不同的技能,他们的大脑对于空间信息的加工才逐渐产生差别。

空间能力对于在一些科学领域和高等数学上取得成功非常重要,这其中包括微积分、三角学、物理及工程学。美国波士顿学院教育心理学家贝丝·凯西(Beth Casey)的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空间能力的差异是男生在高考数学中占尽优势的主要原因,而这类考试又是申请工程类和其他技术类专业的重要门槛。

重要的是,空间能力不是学校里刻意教的。但是许多研究表明,空间能力确实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甚至包括电子游戏!如果说男孩在课余爱好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这样的练习,那么女孩就可以通过更多地接触三维迷宫、高速驾驶、射击游戏以及棒球、垒球和网球这样的体育运动来从中获益。

 

性别、大脑和文化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但是绝大多数心理上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比如,在语言能力、数学能力、意识他人感受的能力,甚至在大部分类型的攻击行为上,儿童的性别差异都远没有成年人的身高差异那么明显:一个一米七八的成年男子,比99%的女性都高。在智力方面,男性和女性总体上是不相上下,而不是相差悬殊。

此外,很少有性别差异像最近的流行观点描述的那样,是固定不变或者根深蒂固的。基因和激素点亮了男孩女孩性别差异的星星之火,但是男孩和女孩成长的不同文化使其火焰得以燎原。认识到性别差异如何产生,可以减少人们对于性别的成见,帮助家长和老师寻找到更好的方法交叉培养男孩和女孩的心智,减少令人堪忧的能力差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各种天赋。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