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罗马尼亚孤儿的研究揭示,早期生活中没有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照料者,会对儿童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创伤。
撰文:查尔斯·A·纳尔逊三世(Charles A. Nelson III) 内森·A·福克斯(Nathan A. Fox) 小查尔斯·H·泽纳(Charles H. Zeanah, Jr)
翻译:李晓燕 审校:施建农
1989年,齐奥塞斯库下台,接下来的10多年时间,他的继任者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齐奥塞斯库遗留下的“孤儿问题”仍然十分巨大,并且在今后的许多年都将继续存在。这么多年过去了,罗马尼亚依然贫困,而直到2005年,罗马尼亚的儿童遗弃率都没有减少。齐奥塞斯库下台10年之后,一些政府官员仍然认为,弃儿在国家机构比在领养家庭成长得更好,并把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称为“身心有缺陷的人”,这一观点源于苏联针对残疾人的启发式教育缺损学(defectology)理论。
即使在1989年革命以后,罗马尼亚的父母仍然认为,可以随意把不想要的婴儿遗弃给国家福利院。社会科学家一直怀疑,早年的孤儿院生活,会对孩子一生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40~60年代,西方开展了一些小样本、无对照组的研究,对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和被人收养的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福利院生活与在父母身边生活(即使不是亲生父母),对儿童发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不过,这些研究可能存在取样偏差的问题,也就是被安排到收养家庭中的福利院儿童,可能毛病相对较少,而一直留在福利院的儿童,本身可能就有较大缺陷。解决取样偏差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机地把一组孤儿安置到福利院,把另一组安置到收养家庭,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由于全球孤儿数量巨大(这里指被遗弃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因此,搞清楚福利院生活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战争、疾病、贫穷,甚至某些国家政策,使全球至少有800万儿童生活在福利院中。这些孩子生活在高度制度化,但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通常一个成人要照顾12到15个孩子。在幼儿时期生活在福利院这样的环境中,到底会发生什么,至今没有相关研究能回答这个问题。
1999年,我们见到了罗马尼亚国家儿童保护会(Romania's National Authority for Child Protection)的领导人克里斯蒂安·特伯卡鲁(Cristian Tabacaru),他鼓励我们开展一项针对福利院儿童的研究。因为他想得到一些相关数据,以决定是否要给生活在福利院的10多万儿童提供新的养育方式。然而特伯卡鲁遭到了一些政府官员的反对,这些人认为,儿童在福利院比在收养家庭中成长得更好。由于当时有些政府机构的预算往往与福利院有关,儿童福利院中的养育问题就更加白热化了。面对这个问题,特伯卡鲁想,如果科学实验能证明,儿童在收养家庭比在福利院生活得更好,那么他就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实施改革,因此,他邀请我们开展此项研究。
“多余”的婴儿
在罗马尼亚政府官员,尤其是来自罗马尼亚SERA组织(一个民间组织)的帮助下,我们开始考察罗马尼亚国家福利院的生活对儿童大脑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家庭收养能否改善福利院环境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从2000年开始,我们与罗马尼亚政府合作实施了“布加勒斯特早期干预项目”(Bucharest Early Intervention Project)。我们希望借助这项研究,找到一些方法,消除以前的政策留下的不良影响。拜齐奥塞斯库的错误政策所赐,我们有机会以一种比以前更科学、严谨的方法,考察福利院式的照料对婴幼儿神经和情感发育的影响,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我们第一次使用了随机对照研究,对随机安置在收养家庭和福利院的儿童进行对比,这项研究的可靠性,比迄今为止其他任何这类研究都要高得多。
我们从布加勒斯特所有的6所福利院选了136名婴幼儿,他们都经过体检,确定没有神经系统问题、遗传病和其他新生儿生理缺陷。这些孩子都在生命的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内被遗弃给福利院。研究刚开始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2个月,年龄范围从6个月到31个月。
经过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评估后,研究人员立即对他们进行随机分配,一半孩子分到家庭收养组,他们会接受特别的抚养,这种抚养方式是由我们团队开发、维持和资助的;另一半孩子仍然留在福利院,我们称之为“福利院养育组”。我们还在布加勒斯特招募了第三个组,组中的孩子都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在福利院生活过,我们称之为“正常组”。我们对这三个组的孩子追踪研究了10多年。由于这次研究不同于以往,儿童是随机分配到收养家庭或留在福利院的,因此两组在发育或行为上的差异,应该可以归因于不同的养育环境。
研究开始时,布加勒斯特并没有收养弃儿的家庭,我们只好自己寻找和联系。经过大范围广告宣传和背景核查,我们最终招募到53个家庭来收养这68个孩子(本身是兄弟姐妹的孩子,会待在一个家庭中)。
当然,这项关于幼儿的科学研究,涉及一些伦理问题,因为只有一半的参与者从福利院被带走。研究会对传统干预方式(福利院收养)和家庭收养进行比较,而对这些孩子来说,后一种干预方式还从未实施过。为了避免出现伦理问题,我们邀请了罗马尼亚和美国的多个机构对研究进行监督,也实施了风险最小化措施(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幼儿的),而且还承诺,如果情况出现变化,我们不会干预政府决策,比如可以返回亲生父母身边,或者被安排到由政府资助的抚养家庭(尽管这样的政策在实验开始时还没有出台)。
研究结束时,没有一个家庭收养组的儿童回到福利院。早期实验结果一出来,我们就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向罗马尼亚政府通报了我们的发现。
为了保证收养家庭的生活质量,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社会工作组,为收养家庭提供适度的经济补助,支付儿童需要的生活费。所有收养父母必须通过审核才能获得收养资格,他们除了可以领到工资之外还能获得补贴。收养孩子的人需要接受培训,并承诺自己已经对收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错过的敏感期
我们很想知道,早期的人生经历是否会对孩子大脑的发育造成显著影响。人的某些行为和神经连接会在生命早期,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这个阶段被称为窗口期,又称敏感期。在特定的发育阶段,一个儿童通过听别人说话或环顾四周,就能接收塑造神经连接的听觉和视觉输入信号。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敏感期的确存在:小时候生活在福利院与被收养家庭的儿童之间差异显著。在第30月龄、40月龄、52月龄时,福利院养育组的平均IQ值都低于70分,而家庭收养组的平均IQ值比前者要高10分,从未在福利院生活过的正常组儿童的平均IQ则是100。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关键敏感期,可使儿童的IQ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不管男孩还是女孩,2岁以前被安排到收养家庭,他们的IQ会明显高于2岁后才安排到收养家庭的。
这些发现揭示,2岁前生活在缺乏关爱、限制很多的福利院,会给儿童的精神和大脑带来毁灭性影响。那些生活在福利院的罗马尼亚儿童,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证据——生命最初两年,是儿童必须接受亲密情感和身体抚触的关键期,如果缺失了,儿童发育就会受到阻碍。
婴儿可以从照料者那里寻求安慰、支持和保护,从这些经历中学会一些东西,不管照料者是否为婴儿的亲生父母。因此,我们决定先检测儿童的依恋性。依恋是正常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限制儿童依恋性形成的极端条件,才能干扰儿童与成人形成依恋关系。我们给福利院儿童进行依恋检测后发现,绝大多数儿童表现出不完全依恋,或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不正常。
42月龄时,我们又对家庭收养的儿童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情感依恋有了巨大进步。几乎家庭收养组一半的儿童,已经与新的照料者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而福利院养育组儿童只有18%能达到这样程度的依恋关系,从未在福利院生活过的正常儿童组则有65%建立了安全依恋。我们还发现,2周岁前被家庭收养的儿童,比2周岁后才被收养的儿童更容易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以上数字并不仅仅是一组区分福利院养育组与家庭收养组的统计学数据。这些数字承载着一段段痛苦和希望并存的真实经历。塞巴斯蒂安(Sebastian,本文中孩子的名字都不是真实的)今年12岁,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他的IQ值现在降到了64分,低于平均水准,比5岁时的IQ还低20分。塞巴斯蒂安或许从未跟别人建立过正常的依恋关系。他喝酒,还有一些其他不良习惯。在与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他显得脾气暴躁,常常闪现出怒意。
波格丹(Bogdan),也是12岁的孩子,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儿童在受到成年人关注后,会变得多么不同。他在出生后就被父母抛弃,在妇产医院的产房一直待到2个月大,后来在福利院生活了9个月,然后被我们这个研究选中,随机分配到了家庭收养组。他被安排到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一个青春期女儿的家庭。从那时起,波格丹就开始努力成长,似乎是要找回以前耽误的时间。尽管他还有一些行为问题,但经过研究组成员和收养家庭的共同努力,在他5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养母决定正式收养他。12岁时,他的IQ增长到平均水平以上。现在,他在布加勒斯特最好的公立学校读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得不到成人的密切关注,缺乏语言环境,这对他们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十分感兴趣。研究发现,福利院生活会使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但如果儿童在15个月或16个月前被家庭收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可以达到正常水平,而越晚被家庭收养,语言能力的发育就会越落后。
我们还比较了正常组儿童和福利院养育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在4岁半时,53%曾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儿童被诊断出可能有精神问题,而从未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儿童中,这一比例则是20%。事实上,在我们的研究中,福利院养育组的儿童在接近5岁时,62%的人都被诊断出这样那样的精神问题,从焦虑症(44%)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23%)不一而足。
家庭收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儿童的焦虑和抑郁,使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率降低一半,但对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多动症和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则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也没有发现心理发育存在关键期,不过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心理健康十分有益。在探索儿童情感障碍(比如抑郁)形成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与收养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越稳固,儿童的症状就越容易减轻。
我们还想知道,早期生活在收养家庭或福利院,对大脑发育是否有显著影响。通过测量儿童大脑活动的脑电图(EEG,即采集大脑电信号),我们发现生活在福利院的婴儿的脑电图,呈现出较低的alpha波和较高的theta波,这是大脑发育受阻的反映。儿童8岁时,我们又采集了他们的脑电图数据。结果2岁前被家庭收养的儿童,脑电活动模式与正常组儿童没区别;而2岁后被家庭收养的儿童,和一直在福利院生活的福利院养育组儿童,脑电活动模式则显得不太成熟。
为什么长期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的大脑活跃程度明显不如其他孩子?这让人很困惑。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瞄向了来自磁共振成像的数据——利用这种技术,科学家可以看到大脑结构。根据磁共振成像,我们发现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灰质(神经元和脑细胞)和白质(覆盖在神经元外的“绝缘材料”)数量明显要少一些。
其实总体来说,所有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儿童的脑容量都比较小——不管在多大年龄被家庭收养,大脑灰质的数量都不会有明显增加,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收养组儿童的灰质数量是与福利院组儿童相当的。但是,家庭收养组儿童的白质数量却大于福利院组儿童,这也许可以解释脑电活动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命早期在福利院的生活经历,会对儿童生理造成负面影响,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基因组上的一个关键区域——端粒。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可以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对基因组起到保护作用。在成年人中,如果长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那么他的端粒的长度,就要比压力较小的人短。端粒更短是细胞加速老化的一个标志。我们检测了儿童的端粒长度,结果发现,从总体来说,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儿童比从未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儿童的端粒要短。
未来会怎样
布加勒斯特早期干预项目揭示,早期经历对大脑发育有深远影响。虽然家庭收养不能完全修正早期的福利院经历导致的发展异常,但是它能引导儿童发育回归到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
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发现可能是确认了敏感期的存在。在敏感期内,孩子越早从不利的环境中脱离,回归到更适于生长的环境中,他就能更早从负面影响中恢复。这一发现不仅对数以百万计的福利院儿童意义重大,还会对几百万由儿童保护机构监护的受虐待儿童产生影响。我们提醒读者,不要毫无根据地认定2岁就是严格定义上的发育敏感期。不过证据也表明,儿童越早由有着稳定情感投入的父母照料,他走上一个正常发育轨道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会继续跟踪这些孩子,一直到青春期,以考察是否存在“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s,指一些重要的行为或神经差异,在青春期后期甚至成年后才表现出来)。我们还将测查,进入青春期后,敏感期效应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将再次验证早期经历对一生都很重要这一观点。同时,这也会让各国政府,更加关注早期受虐和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那些早年经受的苦难,将伴随这些孩子一生,走过充满情感纷争的青春期,走向艰辛的成人生活。而我们的社会,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本文译者:李晓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创造力发展与促进。
本文审校:施建农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超常儿童心理、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与促进、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跨文化研究等。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