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摘自关于年度“搞笑诺贝尔奖”的系列博文。该奖项授予那些“一开始会引人发笑,此后又值得人们思考的研究成果”,并于每年9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颁奖。
现在,我们来看看搞笑诺贝尔生理学奖。众所周知,打哈欠会在人或者其他群居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之间传染。对人来说,打哈欠有许多功用,比如冷却大脑、在有困意的时候让你清醒,或许还有助于协调群体行为。
打哈欠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共鸣形式吗?这意味着,想要产生一个能传染的哈欠,相关的动物就必须具有对同伴的感觉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我们知道,狗、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或许具有这种能力,但它们本身具有的丰富感情也意味着,我们没法检测哈欠发生传染是否真的仅仅由于共鸣。我们需要一种群居性的,但应该对同伴没有感情的动物来进行实验。
陆龟是个好选择。为了测试打哈欠是否需要情感共鸣,进而了解打哈欠可能起到的真正作用,英国林肯大学的安娜·威尔金森(Anna Wilkinson)和同事选择了一组群居生活的红腿陆龟,训练其中的一只在看到红点时打哈欠。然后,她们让其他陆龟看那只经过训练的陆龟打哈欠,并记录其他陆龟是否也开始打哈欠。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当陆龟独处,以及不让那只训练过的陆龟看到红点(即它不打哈欠)时,其他陆龟是否会打哈欠。
她们得到的结果是否定的。实验表明,那些陆龟根本不在意其他同伴的大哈欠。这或许意味着,哈欠传染并不仅仅是当你看到别人打哈欠后,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受到激发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陆龟应该和它们的同伴一起打哈欠。传染性的群体哈欠或许需要更多要素,例如群体感知,或来自于复杂群体互动的对情感共鸣的感知。当然,这还有可能意味着,对传染性哈欠来说,陆龟只不过是一个很差的研究对象。但是,通过这项研究,群体性因素的论点还是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