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与安全之间的互联网战争中,乔布斯似乎为双方阵营都曾奋战过。
撰文 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 翻译 冯泽君
1977年,22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向世界推出了第一台独立个人电脑,苹果II。这台电脑可说是划时代之作,以前的产品是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一开机只有一个光标在闪动,等待进一步的操作命令输入。而在苹果II上,你可以自己写程序,也可以装载由那些更专业的人编写后,分享或卖出的程序。
随后,苹果在业界的领先地位被IBM取代,乔布斯及其公司则在“超级碗”橄榄球赛期间打出了那则经典广告,誓言打败“蓝色巨人”(Big Blue,IBM的昵称)。乔布斯亲自挑选的CEO约翰·斯卡利( John Sculley)说:“除了苹果,没人能击败IBM。”
1984年,乔布斯推出“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简称Mac),小光标不见了。和以前的个人电脑不同的是,即使不运行程序,Mac电脑都“有用”,因为Mac开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你微笑。
在友好的界面下,Mac延续了苹果II和IBM个人电脑的精髓: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为其编写程序并与其他用户分享。
而互联网的兴起更是极大程度地增加了Mac的开放性。在线用户几乎可以即时运行新代码。这虽然很高效,但也带来很大风险,因为繁杂的代码中开始出现病毒和间谍程序,轻则让用户难以使用,重则使整个电脑瘫痪。因此,似乎需要一种新产品、新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苹果II发布30年后,乔布斯推出了他第三个重大产品。这项产品兼具对时尚与安全的追求。2007年发布的iPhone之于手机,就像Mac电脑之于个人电脑,iPod之于MP3一样,给易用、优雅和出色书写了新的标准。但iPhone有一项重大改变,即放弃了苹果产品之前的开放性。第三方用户无法直接为它编写程序。乔布斯说:“由我们来设计手机的各个功能,手机并不需要像个人电脑一样。你总不会希望能在上面加载几个程序,结果却没法打电话了。”
放弃开放性使得iPhone稳定却又平庸。发布后的第一年里,一旦用户自行改写程序或是使用AT&T公司以外的通信运营商,那么下次系统自动升级时,机器就可能会“变砖”——即完全且永远无法使用。这和苹果II追求开放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因此也招来很多非议。
2008年,乔布斯用应用商店(App Store)来回应批评者。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继续为苹果编写程序,随后涌现了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但这些程序必须通过应用商店出售,而且苹果要从中获取30%的利润。此外,内容供应商如杂志销售也要将30%的所得交给苹果公司。同时,苹果有权撤下任何不符合其标准的应用或内容。当然,这已不让人意外了。
但不仅是iPhone,如今几乎全世界都是如此。现在的程序“猿”们开始为很酷的小产品,如iPhone,或是web2.0平台的应用,如facebook和谷歌等写程序,但同时也受重重规则限制。尽管都很吸引人,但受控程度却连比尔·盖茨(Bill Gates)那以垄断闻名的Windows都不曾实现。长期以来,苹果一直鼓励潜在消费者做新的尝试,而如今由于iCloud等类似服务的出现,客户选择了一款手机或一台平板电脑后,可能很难再更换到其他品牌。
我们如今认为理所应当的,也是乔布斯最初所描述的世界:主流技术可以自由地被影响甚至被革新的世界,很可能会被这种封闭的趋势打破。目前,控制权越来越取决于负责规范平台提供者的立法者和法官。有些车辆配有旅行辅助定位系统,而现在经过授权的法律执行者只要打开远程开关,就能轻易把这些车上的普通手机变成麦克风或窃听器。如今,无论法律能否覆盖到的地方,类似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
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借用并适当修改一些保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喜欢网络的人喜欢尝试新东西。确保网络自由不仅需要置入设计精巧的“锁”,而且还必须倡导一种网络氛围,确保开锁的钥匙掌握在一群具有一定共识和公共精神的人手中,而不是仅仅交到某个人手里。
也许将来,现有的品牌会被取代,又或许以后,安卓系统会缩紧对源码的控制,而苹果反而变得开放一点。但开放与安全之间的战争不会停止,而且会从产品延续到服务(那些开发者不断要求的联网升级)。回头来看,在这场互联网自由之战中,乔布斯似乎为双方阵营都曾奋战过。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