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关人类世(Anthropocene),专家们最大的争议在于,这个以人类影响为标记的地质世是何时开始的。而作为一名研究行星演化中的重大历史转折的天体生物学家,我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人类世会在何时结束?又是如何结束的?地质世是地质时间上相对短暂的阶段。更加有影响力的是分割不同地质宙的边界线,地质宙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地质阶段,每一宙长达十亿多年。在不同的地质宙交替之时,世界发生了永久性的、影响深远的改变。从如同地狱般的冥古宙,地球过渡到了温度较低、更加平静的太古宙,并在此时孕育了最初的生命。在之后的元古宙,某些微生物成为了具有破坏性的、足以改变行星的力量,它们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充满了氧气。这一大气化学成分变化对彼时大多数的生物圈成员都是有毒的,但也促使复杂的多细胞生物走向繁盛,开启了我们目前所在的显生宙。
人类世或许是另一次根本变化的开端。我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全球变化来定义第五宙,在这种变化中,认知过程(人类的思维、行动以及创造物)成为了地球运转的关键。我建议把这个可能的新地质宙称作智人宙(Sapiezoic),取自“智慧生命”之意。这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次,一种拥有自我意识的地质力量正在塑造这个星球。
但是人类世要成为智人宙,首先得延续数亿年或者更长。要做到这点,人类本身要能延续这么久。我们能做到吗?
避免灭绝
我们在下个世纪面临的最紧急的挑战是稳定人口数量,并建立起一种既能养活人类,又不会破坏自然系统的能源和农业系统。毫无疑问,我们在未来会抛弃化石燃料,但如果我们动作不够快,那么与20世纪的战争、革命和饥荒相比,21世纪的气候异变导致的背井离乡及苦难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承担起整个行星的经营者这一重要角色,不过气候变暖并不是我们要面对的唯一一个大规模、长期的挑战。比如说,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我们需要设计出抵御危险小行星和彗星的有效方法。直径10千米天体的撞击曾导致恐龙灭绝,而一颗比那小得多的天体就足以摧毁人类文明了。很快,我们就能把大多数与地球轨道交错的危险小行星登记在册。但是,总是会有未发现的危险彗星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从太阳系边缘飞向地球。我们应当做好准备,设法偏转这类入侵者的轨道。
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比如数万年,我们必须学会阻止自然气候变化,与之相比,目前的全球加速变暖不值一提。我们的文明实际上是在一个持续了1万年的夏季中发展起来的,在这段时间内,地球气候罕见地温暖和稳定。但这样的好时光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除非我们让它持续。在接下来的数万年至数百万年,地球会轮番经历多次冰期和全球变暖。另一个大冰期就将毁掉我们大部分的农业,从而摧毁人类文明,同时导致不计其数的其他物种灭绝。给地球人工制冷(或者加热)的地球工程技术能使得智人宙免于这些毁灭性的气候波动。
绝大多数有关地球工程的讨论,都说的是如何修复我们自己造成的环境灾难,但我们目前对地球气候的复杂性还很无知,因此这样的修复尝试非常冒险。我们最好把地球工程视作一项面向遥远未来的长期项目,在我们对地球系统已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气候波动或太阳衰老(在更为遥远的未来)把地球系统推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再使用地球工程技术。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发出的光会随着衰老变得更强,这意味着再过几十亿年,地球上的海洋就会像几十亿年前的金星那样被蒸干。幸运的是,这还早。假设我们克服了近期的一些生存威胁,我们会有大把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我们能让太阳在某种程度上重新焕发活力,把地球推向远离太阳的轨道,或者为地球遮住一部分阳光。还有可能,我们或许会决定向另一个更年轻的恒星系统移民。
世界在我们手中
如果智能生命在地球上可以成为一股具备自我意识的地质力量,那么很可能也会出现在其他地方。随着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或许会发现如下三类星球:没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和有智慧生命的。当然,也有可能我们的行星是广袤寂静的宇宙中唯一具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选择除了关系到未来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福祉外,还决定了宇宙中所有具备感知能力的生命的命运。这可真是个重大责任。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们有希望处理好这个问题。人类最古老的特点之一便是我们能够对现存威胁做出反应。75 000年,大多数人类没能熬过“火山冬天”导致的气候变化,使得人类遇到了一个基因瓶颈,但我们幸存了下来。再早一些,20万年至16万年前,在一次毁灭性的大冰期几乎干掉了我们所有的祖先后,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却从非洲诞生。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幸存,其秘密很可能是我们使用了语言,从而建立了新的社会合作模式。
如今,人类世已经展开,我们正在努力寻找前进的道路。不过,如果我们能幸存下来,我们就能学会近乎永久地保护地球生物圈的方法。在长远来看,人类的诞生是发生在地球这颗行星上最好的事情了。
智人有多大机会在未来的500年内存活下来?
我认为我们存活的几率相当大。即便也有很大的威胁,比如核战争或者生态灾难,以及可能更加危险的气候变化,但这些威胁不太可能会使人类彻底灭绝。现在有人担忧我们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会超过并消灭人类,但拔掉它们的插头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能阻止核灾难吗?
自从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就有了一个政策重点,即增强高浓缩铀和钚的安全保障,并尽可能减少这些核原料的储藏地点,以降低核袭击的风险。一次核袭击可能会使10万人丧生。然而,冷战结束30年后,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冲突仍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核灾难,造成亿万人瞬间死亡。
吸取了珍珠港事件的教训,美国部署的核力量,都在时刻准备应对苏联试图摧毁美国所有可定位军事力量的突然袭击。今天,我们认为这样的袭击不大可能发生,但美俄两国仍然各自保有约一千枚核弹头,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上,一旦对方发动核袭击,这些导弹便会发射。由于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仅有15至30分钟,因此可能造成数千万人丧生的决定,需要在几分钟内做出。这就可能导致意外发动的核战争,甚至黑客也可能“按下”核导弹发射按钮。
美国并不需要摆出这种姿态来维持核震慑,因为美国有约800枚核弹头在俄方无法定位的潜艇中,这些潜艇始终在海洋深处。不过,如果核战争爆发,美国战略司令部和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还是希望在自己脆弱的地面导弹被摧毁前使用一下。因此冷战或许结束了,但是源自美苏对抗时的末日机器仍在我们身边——并且可能一触即发。”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