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用“似真叙述”(factoid)一词,来形容那些“似乎可信、实则错误,只是以博取人们的同情心并以挑起争论为目的”的论断。这类论断并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依靠花言巧语,并利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推波助澜,一旦出现,便很容易让人们接受。
有些人不认同全球变暖,而当他们正巧是记者、政治家、媒体评论员时,更是常常倾向于做出此类似真叙述。本文将列举一些有关全球变暖的著名似真叙述,借此聊聊全球变暖的那些事儿。
“他们到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
“没人相信气象台发布的12小时天气预报。现在,却要我们相信那些对100年后的预测。”—美国已故著名畅销书作家、影视导演、制片人迈克尔·克莱顿
很多人都跟克莱顿一样,相信未来的气象学家不仅能每日发布天气预报,而且在很久以后,比如说2090年,还能预测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实时天气情况。但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掌握全球各个地方的实时天气状况,所以“能不能准确预测天气”跟“能不能做出全球变暖的预测”其实是毫无关系的。
事实上,我们需要测算的是地表平均温度之类的数据。几乎所有的气候学家都承认全球变暖的事实,而罪魁祸首就是人类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后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至于下一个十年中,气候变暖会对地球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将取决于今后这些化石燃料的消耗程度等因素。
“火山喷发比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危害大多了”
“冰岛的火山喷发,已经抹平了各国政府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所做出的努力。在地球上有200座活火山,它们时刻都在喷出二氧化碳和火山灰。”—英国保守派议员德里克·迪普
2010年,冰岛的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在冰岛稀松平常,但这一次却给全球的航班带来了麻烦,引来全球媒体的关注。借此机会,迪普重申“火山爆发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远高于化石燃烧所产生的量”。但很显然,这并不是事实。火山学家特里·格拉克曾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报的文章里指出,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每年高达300亿吨,而火山喷发的排放量仅为2.5亿吨。
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本不足以对航班造成重大影响,只不过空气中的火山灰会随风扩散,并可能阻塞飞机引擎。所有的火山喷发都会向上层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火山灰,这些排放物在高空反射阳光,或与雨水混合形成酸雨。因此,二氧化硫和火山灰非但不会造成地球气温升高,在随雨水落下前,反倒有降低气温的作用。
尽管如此,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的降温作用还是非常之小。但是,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它使得全球气温在次年下降了0.3℃。尽管迪普声称“皮纳图博火山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比那一年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量还要多”,但是面对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喷发的铁证时,他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次历史上最剧烈的火山喷发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的温度下降了3℃,而且在随后的1816年,欧洲和北美洲都经历了没有夏季的一年。
“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气候一直在变化,将来也一样。‘全球变暖’的论调会随时间而逐渐消散,并沦为‘舆论误导大众’的又一个论据。”—加拿大《布雷顿角邮报》的报道
这篇发表于2014年的报道批判了全球变暖,但在气候变化的事实面前,它的论点也根本站不住脚。
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洪涝、饥荒等灾害,是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的罪魁祸首,这些区域性的灾祸是难以被受害者所预见到的。但是,全球变暖并非如此。我们能够预测到它,它不但是全球性的,而且比数千年来的灾难更为迅猛,后果也更严重。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少,不至于影响气候”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自1959年以来仅仅上升了百万分之69.59。”—美国《纽瓦克明星纪事报》
“从工业化前开始至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非常小,几乎难以对气候产生影响”,这个被广泛宣传的观点一直被拿来用作反对“全球变暖”的关键论据。然而,通过实验与观察,我们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
地球不断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热量,为了维持温度守恒,它同时也必须向太空中散发出等量的热量。150年前,就有人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在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分别占21%与78%,它们对于地球所散发的这种红外光几乎是透明的;但就二氧化碳而言,即便是以工业化前浓度较低(百万分之280)的数值计算,在空气中它也是吸收这种热量最多的成分。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工业化前的世界的气温将降低10℃。
由此看来,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拿来作为论据是毫无意义的,何况当今全球变暖的趋势始于工业革命,而非报道里所说的1959年。另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上升了43%,达到百万分之440,所以该报记者笔下的“仅仅上升了百万分之69.59”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5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