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不完美
那完美主义人格究竟会造成何种负面影响呢?中国临床心理学家王婧将人格障碍患者的完美主义问卷得分与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得分做了相关比较和研究,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多种人格障碍都与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心理门诊或精神科就诊的人格障碍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完美主义倾向,而且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其人格障碍的症状越重。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推论: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可能会造成或加重病人的人格异常。在常人眼里,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奇特,行为方式不可理喻,社会适应功能也有问题。比如说与完美主义倾向相关性程度最高的3种人格障碍的表现如下: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隐藏在角落中,极度内向自卑,不敢跟人打交道,别人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伤害到他脆弱的自尊心;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不敢为自己做任何决定,他们生怕自己做错什么,而对别人的建议百依百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开始把一个人想象得异常完美,一旦你达不到他的期望,他就会失望甚至愤怒,控制不住情绪。除此之外,其他人格障碍也都与完美主义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为什么完美主义倾向会加剧病人的人格障碍症状呢?王婧随后的研究揭示了答案:与人格障碍总分相关最高的3个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分别是:过分担心错误,事事行为迟疑,常被父母批评。病人会因为太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而干脆回避社交;也会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到尽善尽美而缺乏自我决定、独立行事的勇气,最后干脆事事依赖他人的决定;甚至会因为期望太高,太在意别人或自己无关紧要的错误而情绪异常波动,导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评价的不稳定。而这一切的原因,追根溯源都或多或少与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
完美主义的背后
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过一本《虎妈战歌》,她自豪地介绍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都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等。这种教育理念引发了国际性的教育大讨论。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比如虎妈式教育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让他们以后对自己也能高标准严要求,在竞争中出人头地。
但同时,类似的高标准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却在心理咨询室中屡见不鲜:某女士为自己6岁的儿子报了9个以上的培训班,她认为现代社会竞争太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前途。于是,这个可怜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被逼着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培训班直到睡觉,甚至周末也被安排得满满的。最近这个孩子表现出一些古怪的行为,比如:一次他在学校乘电梯,当电梯门打开时他发现鞋带没有系好,便一定要系好才进电梯。同学们把他拉进电梯,他在挤得满满的电梯内执意要俯下身去系鞋带,绝不肯等到出电梯再系。这个孩子已将父母的完美主义要求内化为人格的重要部分。母亲认为不报满学习班就会被社会淘汰的恐惧感和孩子不系好鞋带就感到焦虑,是不是同出一辙呢?
这种焦虑显然不是出于天然的完美偏好,而是蕴含着他们对成就、权利、赞许的渴望,或者是对于失败的担心和对于被人疏离的恐惧。换句话说,完美主义者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标准—比如一定要不论时间场合把鞋带系好、文章检查数遍绝不能有一个错字、英语单词必须背的一天比一天多—其实是基本需要的“替代品”。他们太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许,太需要确保不被淘汰的安全感了。
由于基本需要的缺失,完美主义者倍感压力,而这些压力的迫切程度和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等级观念及所受的竞技教育相辅相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自然成长的环境,人的成才进程被符号化为各种标准,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到: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算完成任务,否则就寝食难安。除了上述原因,对于压力不自知也让完美主义者表现出心理病理症状。正如訾非的临床个案研究指出:在完美主义者表现出焦虑情绪时,往往不明白焦虑的真实来源,他们应对压力的方法就表现为对某些细节的过分关注,这种关注甚至缺乏实际意义。比如一个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突然变得非常在意自己字体的美观程度,导致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考试,可当时他意识不到这来源于考试压力,所以不能及时调整。所以,在心理治疗实践中,能够产生治疗效果的关键方法便是提高患者的内省能力,让他们发现压力的真实来源与完美主义之间潜伏着的联系,面对真正的压力源,从“完美”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4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