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视网膜(3)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人造视网膜(3)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17日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才能够推广这种治疗方法

Newton:听说您的小组还在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的目标是什么?

泽勒纳:不会改动芯片的基本设计,但是需要探索实现无线通讯的可能性,还要设法能够让患者自己调节装置。新的装置是把初级线圈贴附在耳朵的后面,把次级线圈植入皮下。无需从皮肤下引出导线,而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来提供电力。

 

Newton: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试验过程?

泽勒纳:这次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图宾根大学进行,属于预备阶段。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征求到最少6位患者自愿协助试验。这一阶段的试验结果报告已经于201110月完成。现在已经转入第二阶段的试验。

在第二阶段,分别在几个眼科中心进行临床医生的培训。包括图宾根大学眼科中心在内,欧洲共有5个培训基地。每个培训基地都邀请有图宾根大学的临床医生进行指导,利用猪眼进行练习。只有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医生才允许对患者进行手术。

 

Newton:临床试验之后,为了推广这种治疗方法,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来完成治疗仪器的实用化?

泽勒纳:第二阶段试验计划对25名患者进行治疗。要在这些临床试验完成以后才会向其他眼科中心推广。这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但要取决于结果如何。若有必要,还会再找25位志愿者进行进一步的试验。

 

Newton:如此说来,这种治疗方法不久就能投入实际治疗中了?

泽勒纳:是这样。实际上,一些经过临床试验治疗的患者已经可以步行上街,自己回家,还可以自己走到公共汽车站去乘车。

120440_人造视网膜-3 图1.jpg

图:安装在眼球内的人造视网膜

 


原来的兴趣是信息通讯技术,后来才转行研究眼睛的结构

Newton:您是怎样对科学和医学产生兴趣的呢?

泽勒纳:我在学医以前曾经是电子学专业的学生。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时我还是学生。这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发射人造卫星必须用到信息通讯技术。在当时,那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我非常想搞那方面的研究,于是就学了信息通讯技术。

 

Newton:后来为什么又从事视觉研究呢?

泽勒纳:无论什么计算机都远赶不上人脑。我想,应该把研究对象改成人脑。眼睛和视网膜是大脑的信息入口,于是我就从事了眼睛研究。

 

Newton:为什么不是直接研究脑,而是选择研究眼睛?

泽勒纳:开始研究眼睛时就发现它是如此复杂,于是就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的儿子在研究脑的神经生理学。他也曾说:“研究视网膜之类太简单,不值得。”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说:“绝不简单。”

Newton:视网膜究竟有多复杂?

泽勒纳:视网膜每秒要处理100万比特(信息单位)的信息,而输送给大脑的是经过压缩的图像,而且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处理信息。

想象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是如何回击来球的?运动员注视着乒乓球,有一个小白点在他的视网膜上快速移动,与此同时,这个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手腕如何打球。

信息传输至大脑的机制一直让我着迷。如此小的眼睛内居然有如此大的学问。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4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