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龙的诞生日记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工作,从化石的发现到最后成果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上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室内标本修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只有将标本的形态特征都展现出来,同时又不对其造成破坏,使研究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到化石生物的本来面貌,这样的修理工作才是专业、科学和合格的。
鬼龙标本是2009年发现的,随后的标本修理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修理前这件标本的所有骨骼还基本没有暴露,这是野外采集的最佳状态。通常在野外采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暴露骨骼,这样才能把化石形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都保留下来,留到室内进行科学修理,以完美地展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从那些隐藏在薄薄的页岩下的骨骼鼓包形成的骨骼轮廓和隐约可见的牙齿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鬼龙那略带恐怖的面貌。此时,头顶还只能见到那个银杏叶片,特殊的头脊还埋藏在叶片之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头骨前部大部分都已经修理完成,对比修理前后,很容易看出两者的区别。但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还在后面,这件翼龙的头上有没有骨骼压在完整的植物叶片之下,一开始是很难确定的:修,就会破坏了完整的银杏叶片;不修,可能错过重要的信息。最终决定从头骨边缘入手,在没有植物的地方先进行修理,结果在这里出现了一些头脊的边缘,这就能推断出这个翼龙具有一个不小的头脊,为了得到翼龙化石的完整形态,我们只有忍痛牺牲了这片完整的银杏叶片。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鬼龙的完整面貌终于出现在研究者的面前。
图. 鬼龙头骨线条及复原图
玩具大师的妙手偶得
猎手鬼龙和2003年由德英两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发表的来自巴西的希氏玩具翼龙(Ludodactylus sibbicki)十分相像。两者在头骨后部都具有类似的脊状结构,但是玩具翼龙的脊保存不完整,似乎比鬼龙更长更平缓。关于翼龙的头部脊冠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与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异性展示或种间识别、捕食期间在水中或者空中保持稳定性、附着肌肉和散热的功能等有关。鬼龙与玩具翼龙都具有类似于无齿翼龙的脊冠,但还具有无齿翼龙所没有的牙齿,它们的上下颌都具有相似的齿列结构和大小不同的牙齿,尤其吻端的牙齿巨大,但是鬼龙的前端牙齿尤其巨大,远大于玩具翼龙的吻端牙齿,这样的牙齿结构对于水中捕鱼来说当然是大有裨益的。
这样的翼龙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还得益于一位颇有远见的玩具设计师。他依据无齿翼龙的头部结构设计了一款翼龙玩具,大概觉得没有牙齿的造型不够霸气,于是创造性地加上了许多牙齿,没想到一种新的翼龙类型就这样被他创造出来了。历史总是存在许多巧合,柯南道尔当年在《失落的世界》中假想南美洲的某个高原上存在着一个失落的恐龙世界,结果没过多久在巴西和阿根廷就发现了许多恐龙、翼龙等脊椎动物化石。
这件玩具翼龙标本目前保存在德国,是另一件已知的同时保存了植物和翼龙的标本:一片植物碎片从玩具翼龙的下颌之间穿过,与鬼龙标本不同,很显然这是在玩具翼龙生前就插入其嘴中的。很可能它把一片在水面上漂浮的植物当做鱼儿来捕食,这一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了它的死亡,现生的鸟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类似形态的翼龙除了先后在巴西和中国发现的这两个属种外,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被发现过,来自巴西的玩具翼龙被研究者归入鸟掌翼龙科(Ornithocheiridae)。鬼龙的发现对中国和巴西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的组成和面貌的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7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