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了大洋的迁徙者
巴西古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凯尔纳(Alexander Kellner)于1989年建立了威氏古神翼龙(Tapejara wellnhoferi),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新科—古神翼龙科(Tapejaridae),这类翼龙都没有牙齿,尖尖的吻端向下倾斜,鼻孔和眶前孔愈合成一个大孔,占据了超过头部一半的长度。更特别的是,这一类翼龙头的前部有一个大而高的头脊,并向后延伸,形成一个十分华丽的头冠。古神翼龙科可以划分为古神翼龙亚科和掠海翼龙亚科两大类,除了在摩洛哥发现的一件残缺下颌可能属于古神翼龙科之外,掠海翼龙亚科的成员仅见于巴西,而古神翼龙亚科的成员除了最早的威氏古神翼龙之外,1997年,坎波斯(Diogenes Campos)和凯尔纳报道了在巴西发现的皇帝古神翼龙(T.imperator)。但是凯尔纳和坎波斯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两者可能是同一种翼龙,并且与古神翼龙属存在区别,并为其建立了一个新的组合,称为皇帝雷神翼龙(Tupandactylus imperator)。
图. 古魔翼龙复原图
除了上面所说的来自巴西的确定成员之外,就只有在我国九佛堂组广泛分布的中国翼龙(Sinopterus)也属于古神翼龙科了。2002年,《科学通报》报道了由汪筱林和周忠和共同研究的中国翼龙,这同样是一类没有牙齿的翼龙:它的吻端尖长,头部相对较扁,上下颌具有十分特别的头脊,鼻眶前孔超过头长的1/3。这些头部特征都反映了中国翼龙与巴西发现的古神翼龙科成员十分相似而又具有微小的差别。但是相对巴西发现的仅有头部的标本,中国翼龙的标本不仅数量众多,保存也更加完好,为古神翼龙科成员的头后骨骼部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古神翼龙科成员之间的对比,当时的两位研究者就提出了辽西九佛堂组的翼龙组合面貌与巴西桑塔纳组十分相似的观点,并注意到这两个翼龙动物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进化关系。
相似的不仅有古神翼龙科,还有古魔翼龙科。1985年,巴西科学家凯尔纳和坎波斯研究了来自桑塔纳组的一件标本,建立了古魔翼龙属(Anhanguera),同时以这个属为模式属建立了一个新科古魔翼龙科。此后,在桑塔纳组中又发现并命名了多个古魔翼龙科的成员,如碎吻翼龙(Coloborhynchus)等。在巴西的翼龙动物群中,古魔翼龙科的成员是一类较占优势的类群。2003年,汪筱林和周忠和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了发现于辽西九佛堂组的辽宁翼龙(Liaoningopterus),它与巴西的古魔翼龙科的成员十分相似,最明显的就是两者的上下颌前端都具有十分特别的脊突,并且上颌最前端不发育脊突。古魔翼龙科与古神翼龙科不同,并不是仅见于巴西和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欧洲、非洲、北美洲都有古魔翼龙科成员的化石记录。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有牙翼龙就是属于古魔翼龙科的碎吻翼龙,其两翼展开可以达到7米。我国目前研究并发表的仅有辽宁翼龙这一件标本,还有其他一些古魔翼龙科的标本正在研究之中。这一翼龙类型的相似性也进一步证明了早白垩世位于北方劳亚大陆的我国辽西地区和位于南方冈瓦纳大陆的巴西的翼龙组合面貌的相似性。
自从2005年起,汪筱林和周忠和等与巴西古生物学家合作,在《自然》(Natur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学术刊物上相继发表了辽西地区翼龙的最新发现,并重点讨论热河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演替、适应辐射、生态习性及陆地生态系统等古环境背景,同时对两大陆翼龙动物群的相似性这一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辽西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些白垩纪翼龙类群起源和辐射中心的假说,认为义县组的翼龙组合是从欧洲迁移而来,九佛堂组的翼龙组合以本地起源的新生分子为特征,其中许多成员逐渐繁盛并向外迁移辐射直至扩散到冈瓦纳大陆,以巴西早白垩世晚期桑塔纳组的翼龙动物群为代表的南美翼龙组合可视为这次辐射的主要证据,这种向外的扩散可能与这一时期鸟类大辐射引起的生存竞争有一定关系。包括九佛堂组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具有树栖习性的森林翼龙(Nemicolopterus)在内,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一些重要的翼龙类群如古神翼龙和古魔翼龙,以及大型的无齿翼龙类等白垩纪翼龙类群起源于辽西地区的假说。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7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