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常被随大流?(2)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为何常被随大流?(2)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18日

大胆决策是商讨的产物吗?

据说,在做决策的时候,大家共同商量之后得出的结果,比起一个人决定要更好些。的确,大家公认,众人协商能够不偏不倚、更公平地决策事物。但是,大阪大学研究生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群体心理学的钉原直树教授却说:“群体在共同商讨做决策的时候,会产生个人决策时不会出现的危险。”

其中之一是所谓的“风险转移”(risky shift)。即群体协商的时候,比个人独自决策时更容易选择“报酬高但是风险也高的行为”的一种现象。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瓦拉克开发了“CDQ”(两难选项调查问卷)。问卷中有高报酬高风险、低报酬低风险两种选项,要求被试在12个设置好的场景中分别进行选择,调查问卷要求回答,在什么样的成功率之下,被试会做出高报酬的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斯特纳使用CDQ,尝试比较了被试们独自决定和一起商讨后决定的答案。调查显示,商讨后做出的回答,选择高风险选项的倾向性非常显著。

而且这之后的研究表明,群体决策中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决策事物较谨慎的人们聚集起来进行商讨,比起独自决策时,有更为谨慎的倾向。相反地,不顾忌风险的人们聚集起来进行商讨,比起独自决策时,有做出更高风险决策的倾向。这两者综合起来就叫做“群体极化”。

对于群体极化的发生,钉原教授解释道:“参加者各不相同,因此想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比起含糊不清的意见,说出极端的意见在群体中更能突显自己,因此每个人都想说出更加极端的意见;另外,群体内部多数成员的想法向同一个方向倾斜,沿着这个方向讨论就变得更加容易推进,因此,最终全体成员都被迫认同了这个意见。”

冒险转移有产生冒险决策的倾向。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因破釜沉舟而获得成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根据时间和场合的不同,群体决策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决策到底应该独自做还是大家一起商讨,不能一概而论。

 

偷工减料是大家共同进行的?

在众人搬运很重的行李的时候,尽管觉得不好,但是想着即便自己不出力也能将就过去,于是便不再出力,而是假装搬运,就是所谓的“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是群体心理学常研究的一种心理。正如它的字面含义,与他人合作共同进行作业比独自作业,个人付出的劳动量变小了。工作所需的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瑞格曼效应)。

社会惰化现象,和许多心理现象一样,早已被实验证实。日本的钉原教授利用电车吊环的装置,也进行了社会惰化效果的调查实验。

这个实验共有9名被试参加,主试让每个被试分别用力拉实验装置吊环,测定拉力。并对他们宣读实验指导语:“第1次和第12次测定的时候,记录个人的拉力。其余的测定中,记录被试全体力量的总值。”实际上,每次测定都记录了个人的拉力。

结果,比起第1次和第12次,第2次到第11次个人拉力都非常之小。这个倾向在男性中更为明显。

这种社会惰化,在群体工作时恐怕会阻碍工作效率。关于防止社会惰化的方法,钉原教授介绍道:“首先,应该创设一个使每个人的贡献度都能明确鉴别的系统;其次,随时告知群体整体在当前状态所获得的结果;再次,搭建好共同作业的合作者们的信赖关系也很重要。如果认为只有自己努力比较吃亏的不安心理消失,且能力不足的人为了不给周围添麻烦而提高自己的积极性的话,合作工作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了。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