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不确定性原理?(2)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天文 • 物理

修正不确定性原理?(2)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18日

用来观测电子的光将扰乱该电子的运动

海森堡做了一个所谓“伽马射线显微镜”的思想实验(是在头脑中设想的,根据理论来推断结果的实验),借以研究不确定性原理。伽马射线也是一种光(电磁波),比起眼睛能够看到的可见光能量要高出很多倍。以下提到“光”的时候都是指电磁波。

海森堡的思想实验大致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可以想象棒球场上,在投手投出的球的正上方架设一台照相机,即可正确地测定球的位置。而速度(乘以质量即为动量)则可以使用雷达测速仪来测量。当然测量不可避免要存在误差,但可以通过提高测量装置的性能来减小误差,原则上可以认为,无论多小的误差都是能做到的。

但是对于像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来说情况就不同了。要想知道物体的位置的话,就要用光照射它,光被物体反射回来射入我们的眼睛或者探测仪器中,也就测定了原先物体的位置。

其实光能够散射物体,虽然一般情况下难以察觉。当诸如电子一类的微观粒子碰到光的时候,就会被散射。也就是说,测量这件事情本身就会扰乱电子的运动,进而也就没有办法知道原先电子的运动状态了。

光波的峰与峰之间的长度被称为“波长”。波长短的光能量高,散射物体的能力也强;也就是说,要想少改变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要使用长波长的光才行。

问题是,使用了长波长的光去测量的话,又会陷入电子的位置“模糊不清”的困境。原因是这里的光并非是一根没有宽度的“线”,而是一种以波长宽度运动的“波”。

 

用不等式表达的不确定性原理

海森堡正是根据上述理论得到结论的。对电子位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Q:误差)与其扰乱电子原先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大小(∆P:扰动)的乘积的数值不会小于某一个特定的值。

用这套语言来说就是:使用短波长的光,虽然能更好地测量电子的位置信息(∆Q变小),但动量的改变就变大了(∆P变大)。如果使用长波长的光的话,当然对动量的影响变小了(∆P变小),也就是能够更准确地知道原先的动量,但是位置的不确定度就大了(∆Q变大)。如果不带有一点误差,精确地知道了位置的信息(∆Q变成零),光对电子的碰撞将完全抹去原先动量的信息(∆P变成无穷大)。反之,对动量完全没有扰动的话(∆P为零),位置的信息也就完全丧失了(∆Q变成无穷大)。

这就是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但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小泽正直教授指出:“这个不等式并不是从数学上证明的。”

120719_不确定性原理-2 图.jpg

图. 有关不确定关系的不等式

 


本次实验证实了的小泽不等式,比起海森堡不等式,小泽不等式加入了有关量子“涨落”的两项(蓝字)。根据海森堡不等式,把位置误差(Q)变为零的同时,动量扰动(P)会变成无穷大。所以不可能同时精确地(零误差)测量出位置和动量。另一方面,根据小泽不等式,同时精确地(零误差)测量出位置和动量是可能实现的(这时一定是测量前的位置涨落[s(Q)]或者动量涨落[s(P)]为无穷大)。可是小泽教授说:“这种情况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并不会导致决定论(参见前页)。”另外与海森堡不等式非常相似的罗伯特森不等式,是独立于小泽不等式和海森堡不等式的,本次实验的结果对其无影响。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