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轻飘飘地浮游于海底附近。鹦鹉螺主要栖息于赤道附近的南部海域。根据海域的不同,有的可以食用。
鹦鹉螺的身体很短
猛一看鹦鹉螺的样子,它好像是螺的同类。但其实它与乌贼和章鱼一样,属于“头足纲”。头足纲动物的特征是脚(触手)长在头部。鹦鹉螺便是如此,从贝壳前方的口的周围伸展出了很多的触手。从外侧看到的触手内侧还隐藏着一圈小的触手,触手的总数加起来有90根左右。
鹦鹉螺的躯干中充满了内脏,包在它大大的贝壳里面。吃惯了蝾螺或其他螺的人很容易把鹦鹉螺的样子想象成身体全都包在贝壳的里面,但其实鹦鹉螺的身体只占到贝壳前1/3处左右。再往里的壳就是空的了,由隔断(隔壁)分成很多个房室。一般的螺的贝壳都是从入口到内部连成一体,而鹦鹉螺的贝壳内部结构却截然不同。
图1. 具有原始特征,与章鱼和乌贼同属一类
鹦鹉螺与章鱼和乌贼一样,同属“头足纲”动物。与其他的头足纲动物相比,鹦鹉螺的眼睛和漏斗比较简单,呈原始结构。此外,鹦鹉螺还有大大的贝壳,这一特征是从它们远古时代头足纲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
行动迟缓的肉食动物
鹦鹉螺虽是章鱼和乌贼的同类,但在水中的行动却相当迟缓。既没有用来行走的脚,又没有用来游泳的鳍,鹦鹉螺就是利用口下方的漏斗喷水这种方式来获得推力,然后踉踉跄跄地一边摇晃一边移动。鹦鹉螺可以通过改变漏斗的方向多多少少地实现方向的转变。但基本只会后退,不怎么向前。
另外,鹦鹉螺的视力极差。跟章鱼、乌贼等有着高级眼睛的动物不同,章鱼、乌贼的眼睛中有晶状体,而鹦鹉螺的眼睛中没有。鹦鹉螺的眼睛中只有张开透光的孔这种简单的结构。综上所述,虽说鹦鹉螺是肉食动物,但却不能捕食活着的猎物。鹦鹉螺主要靠嗅觉探寻沉入海底的死鱼、死虾或者其他甲壳类动物脱下的皮壳等,然后利用触手吃掉它们。
利用贝壳调整浮力
我们在水族馆等地可以见到鹦鹉螺,但由于野生的鹦鹉螺生活在海洋的深处,所以实际的生态调查还比较困难。因此,为了了解鹦鹉螺的行动,比较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将信号发射器安装到鹦鹉螺的身体上,以此记录它的行动。通过调查发现,一只鹦鹉螺会在一天之中完成海中大移动,从水深350~500米的深海到水深150米左右的浅海。对于行动迟缓的鹦鹉螺来说,能够进行如此大距离的转移实属惊人。
使鹦鹉螺的海中大移动成为可能的便是它背上那只大大的贝壳。
贝壳的里面大部分都是中空的,浮力正是由此产生。并且,在距离身体比较近的房室中会有体液流入。通过连室细管,就可以自由地改变这些体液的量。鹦鹉螺通过这种方法调节自身的浮力,从而实现从海洋深处到浅处的自由移动。沉入深海的时候,鹦鹉螺便会增加贝壳中的液体量,减小贝壳的浮力。相反,当上升至浅海时,它便排出液体,减小贝壳的重量,从而获得较大的浮力。
在雌雄体之间交换充满精子的囊袋
鹦鹉螺的生殖行为是通过交接的方式,是雄性与雌性面对面完成的。雄性的鹦鹉螺利用触手将精荚,即充满精子的囊袋移送到雌性上面。雌性接受精荚后不久便会在岩石等上面产下若干个卵。
在饲养环境中,鹦鹉螺产卵之后的大约10个月,幼体便会出生。幼体的直径为1~2厘米。鹦鹉螺宝宝一出生便带着壳,模样与成年的鹦鹉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大多数章鱼或者乌贼的寿命都在1年左右,但鹦鹉螺的寿命很长,在自然条件中可达将近20年。但是,在饲养环境中一般2~3年左右就会死去。其原因还不明确,但有观点认为是由于饲养条件下无法降至冰冷的海洋深层温度。
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时代样子的活化石
鹦鹉螺虽被认为是章鱼和乌贼的同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这大概是因为章鱼和乌贼都没有被壳包着的缘故。但是,追溯章鱼和乌贼一类动物的祖先便知,它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外侧也是有壳的。再往前追溯可知它们的祖先是鹦鹉螺类。
鹦鹉螺类出现于寒武纪(约5.4亿~4.9亿年前)。初期的鹦鹉螺类大多没有现在看上去的那种螺旋状贝壳,而是那种笔直地向前延伸的锥形贝壳(直角石,Orthoceras)。从4.2亿~3.6亿年前的泥盆纪开始,具有螺旋状贝壳的鹦鹉螺类才慢慢增多了。现存的鹦鹉螺与当时相比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又被叫做活化石。
酷似菊石?!
头足纲动物里有一种有名的古生物,就是菊石。虽然菊石在很大一片海域内曾经繁盛一时,但在大约6600万年前,随着大多数恐龙的灭亡而灭绝了。菊石的外侧也有贝壳,并且菊石的贝壳化石被大量发现。但是,其软体部分几乎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菊石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子,直接的线索少之又少。不过,作为化石保存下来的菊石贝壳,形状跟现存的鹦鹉螺的贝壳形状极其相像。从中可以推测菊石的模样跟鹦鹉螺酷似。为了解读包括菊石在内的头足纲动物的进化史,鹦鹉螺形态以及成长过程的相关研究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鹦鹉螺恰好可以作为“活化石”而发挥作用。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年第4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