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现在,各种各样的变态反应困扰着人们,如食物过敏、哮喘、特应性皮炎等,患者人数有逐年递增的倾向。在日本,仅有花粉症的患者就达30%。变态反应是身体中排除有害物质的机制(免疫系统)对几乎无害的花粉、食物的成分等产生的过度反应而引起的。症状轻的会引起荨麻疹或者轻度发烧,症状重的会引起呼吸困难或血压突然下降,极少数人会死亡。
幼年时期的变态反应,有的会随着成长自然好转,但基本上很难根治。目前的医疗机构对变态反应的治疗基本上停留在缓解症状的阶段,而非改善过敏体质本身,只是“头痛医头”而已。
然而近年来,改善过敏体质、进而根治变态反应的疗法备受瞩目。其疗法就是让变态反应患者多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抗原)。下面介绍一下以根治变态反应为目的的治疗和研究。
变态反应有两个阶段
首先,让我们结合左页上的插图看看过敏本身是如何产生的。人体的变态反应要经过两个阶段才会出现过敏症状。第一个阶段是“致敏”,即变成可发生变态反应的过敏体质。花粉等抗原进入体内时,这个信息通过抗原递呈细胞传递给淋巴组织中的“初始T细胞”。这样,初始T细胞分化成“Th2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然后,由于Th2细胞的作用,体内产生大量的能与抗原结合的蛋白质“IgE抗体”。到此为止,就是导致“致敏”的阶段。一旦“致敏”状态形成,这种状态能够维持10年以上,只要特定的抗原进入体内,就会产生变态反应。也就是说,形成了过敏体质。
“致敏”状态形成之后,IgE抗体就结合在肥大细胞的表面。只要抗原侵入人体,抗原就会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就会放出引起各种过敏症状的化学物质(引发炎性反应的物质)。当炎性反应物质和神经结合时就会感觉瘙痒,不停地打喷嚏和流鼻涕。当炎性反应物质作用到血管时,就会使血液成分从血管中渗出,使皮肤肿胀,形成荨麻疹。
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一连串的反应呢?人们认为这是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机制造成的。寄生虫侵入人体后,用打喷嚏和流鼻涕的方法来将寄生虫驱逐出去或是使寄生虫的神经麻痹而阻止它们活动。但是,人们仍不知道为什么防御寄生虫的机制会对无害的物质产生反应。
产生变态反应的机制
缓解症状是主流治疗
目前治疗变态反应中最常用的药之一是抗组胺药。它能阻碍肥大细胞放出的主要的炎性反应物质“组胺”与神经和血管发生反应。即使发生变态反应,体内产生炎性反应物质时,只要用这种药,就能很大程度地缓解症状。但是,这类药并不能治愈过敏体质本身(消除致敏状态),仅仅是缓解症状,当再有抗原侵入肌体,就会重新出现变态反应。其他治疗变态反应的药物大多也是如此。
然而实际上,人们并非不知道改变过敏体质从而根治变态反应的疗法。其实,日本在50年前就已经在实施这种疗法了。
大胆投入抗原
这种疗法就是定期地将少量抗原逐渐投入体内的方法。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应用“皮下免疫疗法”,即通过皮下注射将抗原投入体内。人们认为,一旦抗原进入体内,通常会产生变态反应,对身体不好。但是,只要调整投入抗原的量,使其不致引起变态反应,然后逐渐增加投入抗原的量,慢慢地身体就再也不会产生变态反应了。这种对某种特定的抗原不再产生变态反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对改善过敏体质从而根治变态反应是必需的。通过皮下注射这样获得免疫耐受的疗法称为“抗原免疫疗法”,也称为“脱敏疗法”。
在很多医疗机构都有治疗花粉症、由屋尘引起的变应性鼻炎、哮喘等的皮下免疫疗法。只是由于抗原直接进入体内,有极个别的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全身瘙痒、哮喘发作等变态反应症状。
虽然存在风险,但这种疗法非常有效。80%左右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变态反应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不过这种看上去很有魅力的方法,实际却没有得到普及。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治疗非常麻烦。皮下免疫疗法开始时每周需要2次治疗,之后还要每月1次左右去医院注射抗原,这样坚持3~5年方能见效。另外,“头痛医头”的抗组胺药物等在不断被开发,而皮下免疫疗法自身确实存在治疗中出现变态反应的风险等。这些都是它不能普及的理由。
便捷的变态反应治疗在日本是可以用医疗保险支付的
最近,一种便捷的针对杉树花粉症的免疫疗法流行了起来,这就是把提取的抗原的精华滴入口中的“舌下免疫疗法”。
舌下免疫疗法的治疗周期也是3~5年,但是不需要注射,可以在家中进行。每天一次,把提取的抗原的精华滴入口中,含2分钟就可以了。抗原在口中被自然吸收,和抗原直接进入人体的皮下注射法相比,治疗中出现变态反应的风险小,但它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抗原的量。
虽然其效果要比皮下注射法稍差,但也不失为改善过敏体质的有效疗法。杉树花粉症的舌下免疫疗法在日本从2014年起可以用医疗保险支付,预计今后会越来越普及。美国、欧洲也在积极导入抗原的免疫疗法,不仅是花粉症,由屋尘引起的哮喘等也有了相应的舌下免疫疗法。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6年第5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