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度的单位,从古至今有着各种各样的设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单位就是摄氏温度(℃)了。
我们使用的温度计,上面的刻度单位是摄氏度。温度计内的液体是酒精或水银,它们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膨胀,其液面所指向的刻度就是测定的温度读数。
在摄氏温度体系中,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开始凝固成冰的温度(凝固点)被设定为0℃,水烧开变成水蒸气的温度(沸点)被定为100℃。这两点之间的温差分为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但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远远高于100℃的温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比0℃低不少的温度。那么,温度究竟有没有上下限呢?
对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1824~1907)给出了答案。他提倡温度有下限的学说,还制定了以自然界温度下限为基准的普适温度单位“绝对温度”。1954年,在国际度量衡总会(决定世界通用单位体系的国际会议)上,人们以绝对温度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国际温度单位(开尔文,K)。
最低温度的值,是由1781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1746~1823)的实验所推导得出的一个理论值。他发现,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大(查理定律)。
温度每上升1℃,气体体积就会增加“0℃时其体积的1/273.15”。也就是说,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3.15℃时,气体体积为0。可以达成这种极限状态的-273.15℃被认定为自然界的最低温度,称为“绝对零度”。
在绝对零度的世界里究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温度,原本是表现“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或原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动能的大小)”的概念。随着温度上升,粒子的动能增大,也就越发活跃了。因此,物质的体积也就会增加。
反之,在绝对零度的世界里,粒子的动能为0,它们将处于静止状态。顺便提一下,目前利用人工手段实现的低温已成功达到数百亿分之一开,已非常接近绝对零度了。
对于以绝对零度为基础设定的单位开(K),我们认为设定1开的变化幅度与之前使用的摄氏温度1℃的变化幅度相同。绝对温度(K)等于摄氏温度(℃)再加上273.15。由于最低温度-273.15℃为0K,因此在绝对温度体系里,是不存在负值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用摄氏温度。但在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领域中,没有负值的绝对温度体系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更有利于进行运算。
.摄氏温度和绝对温度
摄氏温度的基准点为水的凝固点(0℃)和沸点(100℃),而绝对温度的基准为绝对零度(0K)(见上图红色刻度)。绝对温度1度的变化幅度被设定为与1℃的变化幅度相同。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273.15。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4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