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新的发现与发明不断涌现,使得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地加深。然而,随着老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它们刺激人类探索未知的欲望,挑战人类的智慧。即使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里,也会蕴藏着深刻的奥秘,正整数特别是素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早在人类的初始阶段,居住在岩洞里的原始人就有了自然数的概念,并有了最简单的记数方式和算术。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形成了关于正整数的一些理论。研究正整数的理论称为数论,在古希腊时代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两千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的名著《几何原本》里,有不少数论的定理,其中有一些我们今天仍然经常用到。例如“算术基本定理”,它是说,任何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惟一地分解为素数的乘积。因此,从乘法的角度来看,素数是构成正整数的最基本要素。欧几里德还用反证法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素数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所以数学上更关心素数的统计规律。比如说,不超过x的正整数中有多少个素数?这个数目通常用π(x)来表示。高斯(Gauss)猜测,当x很大时,π(x)大约有x/lnx这么大。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它就称为“素数定理”。由于判定一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同时,素数的分布不容易和好的数学工具挂上钩,所以,像高斯和欧拉(Euler)这些数学大师拿π(x)也毫无办法。
直到1859年,才由黎曼(Riemann)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使得对于π(x)的研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黎曼引进了一个称为ζ函数的复变函数,他把关于π(x)的研究转化为关于ζ函数的零点分布的研究。黎曼对于ζ函数的零点分布做了一个猜想,这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这个猜想至今还未解决,它被作为七个“千禧年问题”之一推荐给21世纪的数学家们。通过对ζ函数的零点分布的研究,1896年,阿达马(Hadamard)和泊桑(Poussin)独立地证明了素数定理。如果黎曼猜想成立的话,则关于π(x)的性质还会知道得更多。
关于素数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猜想,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它是哥德巴赫(Goldbach)于1742年给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形式是: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长期以来,数学家们对于哥德巴赫猜想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哈代(Hardy)和李特尔伍德(Littlewood)开始了实质性的研究。1937年,维诺格拉朵夫(Vinogradov)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这基本上解决了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要更困难一些。1920年,布朗(Brun)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正整数之和,其中每个正整数的素因子个数均不超过9,这个结果也称为“命题(9+9)”。1956年,王元证明了(3+4),由此开启了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命题(a+b)研究上的先河。之后,又有潘承洞和陈景润的进一步改进,并最终由陈景润证明了(1+2),这是目前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结果。如果最终能够达到(1+1),就基本上解决偶数哥德巴赫猜想了。虽然从表面上来看,(1+2)离偶数哥德巴赫猜想不太遥远,但从目前的方法上来看,差距仍然非常大。
2008年,格林(Green)和陶哲轩(Tao)证明了,存在着任意长度的有限算术级数,其中每一项都是素数。他们的结果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于素数的巨大兴趣和热情,成为目前数论一处最亮丽的风景。关于素数的问题还有很多,它们大都表述简单易懂,但研究起来极其困难,非常具有挑战性,因而引得许多智者献身于斯。有道是“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在素数的花园里,领略素数的无限风情和魅力,会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