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周忠和院士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报道了早期鸟类演化过程中一侧卵巢“丢失”的研究成果。就这一发现的意义,周院士向本刊记者闫凯做了介绍,并由此引出了古生物学中若干有趣的话题。
从恐龙到鸟类的演化
科学世界:请介绍一下您在早期鸟类演化研究中的最新发现吧!
周忠和:我们在3件一亿多年前的鸟类化石标本中,在卵巢的位置发现了体内的“鸟蛋”,少则5个,多则10多个。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鸟化石中发现还在卵巢中的卵泡。通俗地讲,就是还在鸟的体内,处于成熟过程中的、还没形成壳的蛋。根据这个发现,我们的研究团队在3月1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鸟类卵泡的保存揭示了鸟类繁殖行为的演化》。
科学世界:卵泡不是软组织吗?怎么会形成化石?
周忠和:软组织的确很不容易形成化石,但是有可能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保存它的印痕甚至某些结构和化学特征。比如肌肉和皮肤等软组织,就都可以保留印痕化石。我们可以从印痕化石的形状、大小和器官的位置,来判断并得出这个结论。其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卵泡的印痕化石位于鸟的腹部,靠近脊柱。有一些学者怀疑,这个圆形的物体会不会是植物的种子?我们认为,如果是植物种子的话,应该具有特定的形状和表面纹理,而且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也会不一样。在排除了多种可能以后,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很多化石会被压成一个平面,如何区分这些卵泡印痕化石到底位于鸟体内的左边还是右边呢?
周忠和:在这3件鸟化石中,有两件是从背部压下的,可以清楚地区分身体的左右部分。另外一件化石则稍微难判断一些,它稍稍侧身,但也不完全是从侧面压下去的,我们可以根据身体的其他部分判断出卵泡在体内的相对位置。
科学世界:这个发现对研究“从恐龙到鸟类的进化”有什么意义?
周忠和:这个意义在于,我们找到了从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中,生殖器官和行为特征演化的罕见的化石证据。
现代鸟类的生殖系统只存在于身体的一侧,即只有1个卵巢、1条输卵管。而爬行动物(例如鳄鱼)的生殖系统位于身体两侧,即有2个卵巢、2条输卵管。有证据推测,恐龙和爬行动物一样是从两侧排卵的,也就是说可能有2个卵巢,2条输卵管。在整窝的恐龙蛋中,人们发现它们的排列方式一般是两个两个地挨在一起,这说明恐龙可能是从身体两侧排卵的。前几年,在中国广东发现的一件窃蛋龙的化石,在它的腰带※部位保存了2个带壳的蛋化石,是左右一边一个。这是一个相对直接的、能证明恐龙的生殖系统与爬行动物(如鳄鱼)相似的证据。
通过分析这些化石,我们可以找到鸟类的演化特征。我们对3件鸟类化石的卵泡大小等做了统计分析,其中1只最原始的热河鸟和爬行动物的特征更像,另外2只鸟与现代鸟更接近。我们发现,这3件鸟类化石标本中的生殖系统都位于身体的左侧。经过与现代鸟类的解剖学特征对比,这个位置正是鸟的卵巢。这就说明,在距今1.2亿年前,早期鸟类可能已经只有1个有效的卵巢和1条输卵管。这个特征已经跟恐龙不同,而是跟现代的鸟类很像了。
科学世界:在从恐龙到鸟类的进化过程中,生殖系统为什么由两侧变成一侧了?
周忠和: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减轻体重。体重变轻,就更容易飞起来。恐龙到鸟类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飞行能力。通过对带羽毛恐龙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最初出现的羽毛可能和飞行并没有关系,只是后来在一些较为进步的恐龙中,羽毛才有了空气动力学的作用,并最终成为了保障鸟类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知道,体重越大,飞行越难。我们现在使用的航天材料,要求既结实,又轻巧,对鸟类来说也一样。从恐龙到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减轻体重有很多办法:原来的牙齿不要了;多余的骨头可以变轻,或者干脆退化掉;原来很长的、数量比较多的尾椎,到了后期的鸟类中,就变短、变少了等等。
卵巢从两侧变成一侧,也是一个可以减轻体重的变化。这个时期,也正是鸟类的飞行能力不断加强的阶段。在鸟类早期的演化过程中,只剩下一边有卵巢的鸟类可以更好地飞行。飞行能力的获得,使鸟类拥有了更多的生存竞争的优势,譬如可以吃到更丰富的食物,并更有效地逃避其他动物的猎捕。
生物的进化,说到底,还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我们古人说的“食、色,性也”,归根到底就是吃的问题,也就是生存;然后就是繁衍后代。这两点,也是我们理解生物进化时,需要把握的最本质的特征。
科学世界:这个发现对于研究鸟类进化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周忠和:一旦从鸟类化石中认出卵巢,就可以直接判断它是雌鸟的化石。判断出性别以后,就可以讨论雌鸟和雄鸟之间的差异。过去我们很难从化石中直接判断鸟的性别。譬如,以前我们从孔子鸟化石中发现很多长尾羽印痕,推测那只鸟可能是雄性的。这种判断只是基于对现代鸟类特征的对比,并不是直接证据。
科学世界:据说鸟类是从“蜥臀目”恐龙而非“鸟臀目”恐龙进化过来的,为什么?
周忠和:当初命名为“鸟臀目”恐龙,是因为它们的腰带和鸟类的“比较像”,但是身体其他部分跟鸟类的差别更大。所谓“腰带部位像”,也只是表面上像而已。事实上,现在我们知道的一些恐龙的腰带和鸟类的腰带才是真正的相像。我们判别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是基于更多的特征来推定的。过去,曾经有人提出过“鸟臀目恐龙和鸟类关系更近”的观点,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这么认为了。总体来说,形态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
科学世界:提起鸟类的进化,人们最喜欢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您从专业角度怎么看?
周忠和:物种产生的过程很漫长,远远超越了我们平时生活的体验。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总是纠缠不清。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概念搞清楚。如果只是就这个问题来回答,很容易,当然是先有蛋,这里我说的是其他动物(如龟、恐龙)的蛋,因为这些动物比鸟类(包括鸡)出现得更早。如果你要问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那也要看你是如何定义“鸡蛋”的。如果把鸡蛋定义为“鸡下的蛋”,那么下蛋的肯定是“鸡”了;如果不这样定义,答案就可能不一样。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一定要涉及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要进化出一个新的物种,以目前学术界最常用的标准,就是这个物种要有与其他种类的生殖隔离。因此,如果已经有生殖隔离的话,就说明物种之间的遗传物质的差异已经比较大了。这时,生物的外部特征可能也存在一些相应的变化。
我们换一个定义方式,如果这个蛋不一定是“鸡下的蛋”,而是“变成鸡”的物种下的蛋。这肯定是鸡的“最早祖先”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由于鸡(这一物种)的遗传密码已经存在于蛋中了,从蛋孵化成鸡的过程是没有这个遗传物质变化的。所以,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看,那就是“先有蛋,然后有鸡”。因此,概念的界定是很重要的,否则这样的讨论便没有了意义。
从鳄鱼到现生鸟类的演化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6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