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之后的火星探测(上)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工程 • 技术

好奇号之后的火星探测(上)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28日

火星探测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寻找火星生命有什么意义?火星探测的未来展望……让好奇号项目小组科研负责人约翰·格勒青格博士告诉我们答案吧。

 

Newton:您是地球地质学的权威,现在却从事火星地质学的研究。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参加好奇号项目的呢?

约翰·格勒青格:通过调查火星岩石的地质学特征,我发现大多数的火星岩石都比地球上的岩石更古老,而且它们的保存状态非常好。这是研究火星的一大好处。

例如,在地球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与火星的夏普山同样古老且保存状态非常好的岩层。现在有关早期地球活动的记录非常少,我认为通过研究火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

 

Newton:也就是说,您是因为关心对地球的研究,才对火星产生了兴趣?

约翰·格勒青格:是的。现在,我对早期的地球和早期的火星都很感兴趣。在地球和火星上进行探测,只有一个区别: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在现场自己动手调查。但是在火星上,我们只能操纵计算机,让火星探测车替我们工作。

 

Newton:这种“远程作业”的方式,与您以前从事的野外地质考察相比,有什么不同?

约翰·格勒青格:借助火星探测车工作与在地球上亲自探测,它们的要领基本相同。

但是,由于探测车的作业速度非常缓慢,无论做什么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例如,移动到其他地点,或捡起一块岩石,观测后再放回原处等等,这些事情在地球上是最简单不过的动作了,1分钟就能完成。可是,火星探测车有时要花费1个月的时间。到底需要几天、几个星期,还是1个月,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Newton:您认为火星探测有什么意义?

约翰·格勒青格:我认为研究早期的火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个目的是寻找地球之外的生命。很早以前,人们就认为火星上曾存在过生命。为了找到生命的痕迹,必须系统地推进探测工作。也就是说,在寻找生命痕迹之前,首先要找到构成生命的要素。这就是好奇号的使命。

但是,即使在火星上没有找到生命痕迹,我们也能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例如,为什么我们生存在地球上?由于火星与地球非常相似,如果通过这次探测能探明火星的早期历史,我们就可以通过火星来解开早期地球的演化之谜。

 

首次分析几十亿年前的岩石

Newton:听说好奇号要提取和分析岩石样本。

约翰·格勒青格:在这次的探测中,好奇号将首次提取几十亿年前的岩石样本。虽然火星表面的土壤相对较新,但是火星上的岩石却非常古老,所以,我们要冒一次险,首次探测一个特殊的领域。

如果探明了火星的矿物构成及化学成分,就能够了解未知行星的演化过程,那时候也许会有许多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新发现。

 

Newton:好奇号怎样才能找到构成生命的要素—有机物?

约翰·格勒青格:好奇号携带着多种设备,可以进行化学分析和矿物组成分析。只有SAM才能检测出有机物。如果火星上存在有机物的话,好奇号将会调查清楚它到底是哪一种。

 

Newton:假如找到了有机物,那会是什么呢?

约翰·格勒青格:如果检测出有机物的话,还需要证明它不是来自于地球。

如果确认有机物是火星原有的,接下来还要确认它是在火星上形成的,还是来自于宇宙空间。这么做是因为许多有机物都来自宇宙空间。我们将通过这次的探测活动弄清楚这些问题。

 

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痕迹的可能性?

Newton:在参加好奇号项目的科学家之中,有多少人认为能找到生命痕迹呢?

约翰·格勒青格:好奇号研究小组由来自15个国家的4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参与呢?这是因为大家都希望本次探测活动能成为将来探寻火星生命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不管做什么,为了实现最终目标,都要经历一个中间阶段。这次的探测活动也只是一个中间阶段。好奇号研究小组的所有成员都非常重视这个阶段,大家都认为,只有经过一个认真探索的阶段,最终才能有所发现。

我一直想告诉大家,完成本次探测任务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但是,我们对找到有机物质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因为这太难了。也许我们会有许多其他的发现,但到底能找到什么,只能靠运气了。

 

Newton:作为好奇号研究小组的一员,在火星探测过程中,对您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我听说,你们要按照火星时间工作,这很辛苦吧,您有什么感觉?

约翰·格勒青格:的确,按照火星时间来工作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太累了。我们每天必须调整39分钟的时差,但是后来根本不用调整时差,不知不觉地就按照火星时间运转了,无形中也就延长了工作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早上按照地球时间上班,晚上按照火星时间下班,每天一直工作到很晚。

而且,我们的日程安排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所以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天天都要加班到很晚,精疲力尽地回到家,然后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又急匆匆地赶去上班。每天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当然,调整一下日程安排也行,可是我不太擅长调整日程,结果就是大部分时候都在加班。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