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话出汗(上)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夏日炎炎话出汗(上)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28日

又到出汗的季节了,特别是为了节电调高空调的设定温度时,肯定会有人比平时出更多的汗。汗总是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但是实际上汗除了调节体温之外,还默默无闻地承担着一部分皮肤防御机能,并起到防滑作用。

感觉热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吃辛辣食物的时候、紧张的时候……我们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下出汗。汗味、粘粘糊糊的触感、衣服被浸透时的尴尬等等由汗液带来的麻烦,让很多人都非常讨厌出汗。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上无法体会到汗的重要性。我们尽量避免出汗,那么,如果不出汗的话,是不是也没有任何问题呢?

 

我们能够在夏日里运动都是托了汗的福

对于人类来说,汗的最大功用就是防止体温上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内部体温)与周边气温无关,保持在37℃左右。一旦体温上升到42℃以上,体内的酶将被破坏。而酶被破坏后,细胞将无法进行正常活动。特别是脑内的神经细胞十分怕热,当人中暑时,脑部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这时人就会出现意识障碍。

肌肉及脏器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体内不断产生热量。虽然不断地产生热量,但却还能保持恒定体温,原因在于人体可向体外散热。

人体有两种散热方式,一种不涉及蒸发水分,而另一种则伴随着水分的蒸发。

散热过程中没有水分蒸发参与的散热方式,利用了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着温度低的地方传导的特性。如果手里紧握着一个非常凉的易拉罐,经过一段时间,罐子会变得温暖起来,而手则会变凉。当外界气温较低的时候,在这一作用的影响下,大部分体表热量会向空气中逸散。但是当气温与体温接近时,人体散热量就会变少;如果气温高于体温,热量就会逆流进体内,使体温上升。

而伴随有水分蒸发的散热方式,则是利用“汽化热”。水在蒸发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当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散热的时候,就算气温高于体温,也可以使热量向体外逸散。汗液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利用汽化热原理,把热量从体内释放。

那么,如果人不出汗,又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有一种被称为“无汗症”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就是不能出汗。无汗症患者极其怕热,在夏天无法进行长时间运动。因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在夏天举办,汗液可谓功不可没。

 

数量超过200万的“小汗腺”

在夏天进行运动,有时1小时能出1升多的汗。这样大量的汗液,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调节体温的汗液,是由叫做“小汗腺”的器官制造的。小汗腺是一种一头封闭的管状器官。开口的一头是汗液的出口,分布在皮肤表面。导管延伸到表皮之下几毫米处,像缠绕在一起的线头一样盘曲成球形,这一部分的直径约0.5毫米。

小汗腺基本上在身体各处均有分布,每人有约200万到500万个不等。小汗腺在手掌和足底部分布密集,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超过300个。每个汗腺的排汗量十分微小,1小时仅有1/1000毫升左右,但因汗腺数量巨大,所以人体能够大量出汗。

汗腺如何制造汗液呢?你知道“往鼻涕虫身上撒盐,它就会抽缩成一团”这件事吧。往它身上撒盐后,鼻涕虫(学名“蛞蝓”)表皮外侧的盐分浓度会高出其体内盐分浓度,这时它体内的水分就会流到体外,后果就是鼻涕虫缩小了。实际上小汗腺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渗透压)制造汗液。管内盐分浓度通过细胞活动得以升高,汗腺外部组织液中的水分经由细胞间质渗入管中。组织液是指从血管渗出、充填在细胞外的液体。

因为汗液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所以刚刚分泌出的汗液含盐量与组织液大致相同(约0.9%)。但是实际流出体外的汗液盐分浓度大约是0.2%0.4%,那么差额的那部分盐分跑到哪里去了?其实,汗腺具有从汗液里回收盐分的机能。对于在陆地上生活的生物来说,盐分是不可或缺的珍贵物质,所以通过盐分回收功能可以将盐分损耗控制在最低水平。

因为一定时间内可回收的盐分的量与出汗量的多少无关,所以在大量出汗的时候,过多的盐分来不及回收,就会造成汗液中盐分浓度上升。也就是说在进行汗流浃背的运动时,盐分损耗量会变大。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在运动时补充盐分。

                            20130766夏日炎炎话出汗-上.jpg

 汗腺内汗液的形成方式

在分泌部位(左)的细胞里存在着仅允许摄取特定离子、并使其通过的管状蛋白质,在这种蛋白质的作用下,汗腺内积蓄了Cl-(氯离子)。这样一来,汗腺内为电负性,Na+(钠离子)在电作用下通过细胞间隙来到汗腺内。这样一来,汗腺内的盐分(NaCl)浓度就会升高。之后,由于汗腺内外的盐分浓度差(渗透压),水通过可透水的蛋白质、细胞间隙等从汗腺外流入汗腺内。在回收盐分的导管部位(右),首先Na+会被排出汗腺,之后Cl-会在电作用下,随Na+一起排出。实际上,同时移动的还有钙离子等物质,本图从略。

 

因热而出汗与因辣而出汗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共通点

出汗量变化很大,热的时候会大量流汗,而冷的时候则基本不出汗。

汗腺的活动受制于包围着它的神经(交感神经)。这种神经连接着位于下丘脑的“发汗中枢”。同时发汗中枢还连接着附着有“温度感受器”的神经。来自全身各处的温度信息汇总于发汗中枢,然后它再发出指令,使人出汗。

你在食用辛辣食物时会出汗吧?这是由于温度感受器误将“辣”认成了“热”。辣椒里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成分,进入口腔的辣椒素会透过舌头等器官的表皮,附着在皮肤下面的温度感受器上。这样一来,它就诱使神经释放出与受热时所释放的一样的信号。

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信号传递方式与通常的排汗情况不同,信号没有经过脑部而直接传递到汗腺。这与人碰到烫手的东西时马上就会缩回手这种“反射”应为同样的反应。

 

为什么“手”里会捏着一把汗?

除了气温高或吃了辣的东西会出汗之外,人在其他有些场合也会出汗。如观看体育比赛,在比赛最紧张的时刻,人会出现“手心里捏着汗”的情况。

这时,就算没有周边气温或辣椒素等外部刺激,汗也会流出。这种形式的发汗,被称为“精神性发汗”,即发汗指令来自发汗中枢以外的脑活动。

实际上精神性发汗多出现在手掌及脚心处,研究者认为它起到了“防滑”的作用。你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吧,当手指干燥的时候,很难搓开塑料袋口。如果这时用汗沾湿手指的话,就能很容易地把袋子搓开了。这就是汗液防滑的实例。

不过,为什么人在紧张的时候需要防滑呢?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袭击猎物或逃离捕食者的猎杀时脚下需要防滑。实际上,狗、狐狸等动物身上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它们的脚底是可以分泌汗液的。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