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并不简单。拿肉的烹饪来说,大家可能听说过“加热过度,肉就会变硬”,但也有人说“小火慢炖,肉才软烂”。那么,到底是充分加热好呢,还是不充分加热好呢?下面,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烹饪,以及烹饪中最重要的环节—加热吧。
肉的味道凝缩在肉汁之中
接下来,我们结合以上这些加热方法的特点,来研究一下肉的烹饪过程。
肉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和脂肪。虽然我们尝不出蛋白质本身的味道,但可以尝到鲜味,它是由蛋白质分解成的氨基酸的味道。氨基酸存在于肉的细胞和细胞间的组织液中。烹制肉时产生的肉汁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这就是肉的鲜味的来源。如果你想品味肉本身的味道,那就要考虑“如何不让肉汁流失”。
从刚刚屠宰的动物身上获得生肉(特别是牛肉)后,要有一段使之“成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肉的细胞内残留的“酶”可以使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增加鲜味成分。这些酶存在于动物的体内,种类极多,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能够参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动物死后,体内仍有一部分酶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将蛋白质分解成“美味”的氨基酸。
此外,肉的脂肪中含有各种芳香成分。在猪、牛、羊等不同动物的体内,这些芳香成分的差别也很大,因此,不同的肉有着各自特有的风味。
加热肉时发生的剧烈变化
所谓的“肉”,是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蛋白质的纤维,经“结缔组织”束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而结缔组织,则主要是由一种叫做“骨胶原”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
无论是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还是结缔组织,都会因加热而发生变化(蛋白质变性)。加热后,纤维原有的规则性结构会被打乱,于是纤维就会收缩。原本支持着肉的结构的纤维一旦收缩,肉的整体也就会跟着收缩。这就是为什么在煎肉时,肉会逐渐缩小的原因。
肉一旦发生收缩,体积就会变小,肉汁就会流出。在加热时,一定程度的肉汁流出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肉汁刚刚开始稍微渗出时,吃起来就会有多汁的感觉。不过,越是加热,肉中的蛋白质纤维的变性就越厉害,肉汁流出也越多,口感也会越来越差,所以,过度加热是美味烹饪的大忌。
对肉进行加热时,要加热到多少度以及维持多长时间才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惟一,主要与不同部位的肉有关系。
相对来说,肉中既有结缔组织较多的部位,也有较少的部位。牛的背中部和腹部的结缔组织较少,肉质较软。如果想吃美味的牛排,最好取这两个部位的肉,以50~75℃的烹饪温度,根据喜欢的熟度进行加热。
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呢?肉是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其中,肌球蛋白发生变性所需要的温度最低,它在约50℃时就开始发生变性。牛排内部被加热至50℃时,接近于生肉的状态,这种熟度被称为“一成熟”(rare)。
当温度达到60℃时,肌球蛋白进一步变性,同时结缔组织中的骨胶原也发生变性,开始收缩。这时的牛肉会比一成熟时变得稍硬(有弹性、有嚼劲),表面虽然有肉汁渗出,但肉内部仍留有许多肉汁,因此吃起来有多汁的感觉。这种程度的牛排熟度叫做“五成熟”(medium)。
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加热,肌球蛋白和骨胶原会进一步变性,牛肉会变得更硬。由于鲜味肉汁大量流失,吃起来会有干巴巴的感觉。这种状态的牛排熟度叫做“全熟”(well done),内部的温度大约在75℃。而肌动蛋白在80℃时开始发生变性。这就是“加热过度,肉就会变硬”的原因。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8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