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色同堂图案知多少?
自从魔方皇后推出“六色同堂、四角同色”图案以后,许多魔方爱好者致力于发现新的六色同堂图案。但几十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并不大,见之于文献和网络的新的六色同堂图案只有寥寥几个。下面的“六彩方中方”算得上是另外一个比较美丽的六色同堂图案,见图2。
图2. “六彩方中方” 图案
这个图案,在3×3×3的魔方前左上角和后右下角各有一个2×2×2的小魔方,小魔方的4个面是同色的,而其周边5个小面恰为另外的5个颜色,因而也是六色同堂的!应该说,其构思很有特色且富于创意。但是实现这个图案的操作十分复杂,需要59步:
R U (F U D′ )2 L U D′ B U D′ R F′
D F′ U D′ L2 D U′ F′ U′ D′ R′
D′ (B2 L2)2 B2
L′ F′ L′ F L F′ L′ F D (F′ L F L′ )2
F2 U F2 L2 U′ F U2 F2 U2 F′ U L2
因此,许多人认为六色同堂图案不多,而且很难实现。情况真是这样么?我们认真分析了这个问题后,推翻了这个结论。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用6元组定义六色同堂图案,6元组中的6个元素表示6种颜色,其值表示具有该颜色的小面有几个。在这种定义方法下,六色同堂图案只有以下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4,1,1,1,1,1),表示有同色小面4个,其他5种颜色各有一个小面。以上介绍的“六色同堂、四角同色”图案和“六彩方中方”图案就都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种类型,(3,2,1,1,1,1),表示某种颜色有3个小面,另外一种颜色有2个小面,其他4种颜色各有一个小面。
第三种类型,(2,2,2,1,1,1),表示有3种颜色各有2个小面,其他3种颜色各有一个小面。
除了以上3种六色同堂图案以外,不可能有其他类型的六色同堂图案了。
在第一种类型的六色同堂图案中,根据4个同色小面的分布情况,又有许多子类型。可能的子类型有23种,如图3所示。
图3. 第一类六色同堂图案可能的子类型
显然,魔方皇后的“六色同堂、四角同色”图案属于其中的第20小类,而“六彩方中方”图案属于其中的第5小类。
第二类和第三类六色同堂图案可能的子类型就更多了。拿第二类来说吧,3个同色小面的分布情况就有16种;对其中的每一种,2个同色小面又有许多可能的分布情况。第三类的情况类似。据我们统计,第二类有174种子类型,第三类有178种子类型。限于篇幅,我们不给出具体图案了。
以上分析中,我们都说“可能”图案,因为这样的图案是否存在是不一定的。目前我们还不能从理论上去证明哪种图案是可以实现的,哪种图案是不可以实现的,我们只能尝试着去找到各种各样的六色同堂图案。值得高兴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六色同堂图案的实现途径。下面,我们就把我们已经发现的部分六色同堂图案介绍给大家,请大家欣赏。实现这些图案的操作序列只采用外侧面旋转,而且都不到20步。
第一类23种六色同堂图案,我们都已实现。作为例子,我们给出第2、4、5、7、15、19、20、23这几种,见图4。
图4. 第一类六色同堂图案示例
实现这些六色同堂图案的操作序列如下:
(a)U2 L2 B2 U2 B2 R F R2 B2 U2 R′ B′ U′ B D2 U′ B D B2
(b)B2 L F2 D2 R′ B U′ F′ R D′ L2 B′ L′ B2 D′ B2 D2 R2
(c)F2 U2 B2 U′ L2 U′ L F2 D2 U′ F R D R2 F′ U
(d)L2 U2 B2 L R2 B D B L B U′ L′ R′ U2 B F′ R2 D′ U′ R2
(e)R D L′ F U R F B′ D′ F′ B2 D′ R2 L2 F2 U2 F2 B2 U2 L2
(f)R2 B2 D′ U2 L2 U2 B2 R2 B′ L′ F R2 B2 D2 F R2 F′ L2 F′
(g)R2 F2 R2 D2 U2 F U L R2 B2 D L2 U F L U F D′ F′
(h)U2 L′ D′ F L2 D R F2 U2 D B R U′ L F B2 R′ F2 L
其中,图案(c)也是“六彩方中方”,我们只用了16步。最后这个图案(h)也很有名,就是所谓“六色同堂、四边同色”。这个图案以前也有人实现过,但操作序列很长,我们这里只用了19步。
下面介绍几个第二类,即(3,2,1,1,1,1)类型的六色同堂图案,也选择两种同色小面的分布比较对称,因而比较美观的几个,见图5。
图5. 第二类六色同堂图案示例
实现这些图案的操作序列如下:
(a)U′ R2 U2 R′ U L B2 U F L′ B U2 L D B2 D2 R2 U2 R2
(b)B2 F′ U2 L2 R2 F2 D2 U′ B R′ D′ L′ F R2 U2 F′ U R2 B L′
(c)B2 F2 L2 R2 D U2 F′ U L′ B′ D′ L′ R F L R2 F R2 U2
(d)B2 F2 D2 L2 U B′ L2 F2 U F U R′ U′ L D′ L′ D2 B′ F2
(e)F2 U2 R2 D′ U′ F2 R2 U′ R2 B′ F U2 L′ F U2 L′ R F2 U′ F2
(f)L2 D B2 L2 U′ R F D L B′ L F2 D F′ R2 F L D2 R
(g)R U2 L R′ D2 U2 F′ U′ L′ D′ R F′ U2 L′ B2 D U2 F′ R
(h)F D2 U2 B′ U2 L2 F′ L B′ R2 U′ B R2 D U2 L′ D R U′ F′
(i)U2 L2 U2 B2 F2 U B2 L′ D2 B D U′ R2 B2 L′ D B D′ B′ U′
(j)D2 L2 R2 F2 D2 L′ F′ U L2 U′ L U L′ F L′ D2 F U R
类似地,我们给出第三类,也就是(2,2,2,1,1,1)类型的几个六色同堂图案作为示例,见图6。
图6. 第三类六色同堂图案示例
实现这些图案的操作序列如下:
(a)L2 D B2 R2 U B2 F′ U B F2 L2 D′ U2 L F′ D R U′ F D′
(b)D L2 D2 F2 D L2 U2 B L′ U2 F2 D U R2 B L R D F′ U2
(c)D′ L2 D′ R2 U F′ L B2 U′ F R2 F′ R′ F L′ U R D R′
(d)R2 U2 B2 L2 D′ U′ B2 U L′ B′ L′ B2 F2 D′ R B2 U2 F
(e)L2 D2 R2 D R2 B2 R2 D U′ L R′ U′ R′ F′ D U′ R B D F
(f)D2 B2 D2 L2 U B2 F U2 B′ L′ B′ L2 D R′ B F U2 R′ F2 U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5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