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貌相的毒蘑菇(下)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地球 • 生命

不可貌相的毒蘑菇(下)

文华安 杨祝良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特别提示

其实,人人都知道毒蘑菇很危险,那么为什么每年各地都会不断爆发毒蘑菇中毒事件呢?

究其根本,还是“误认”。

第一种误认:不认识,觉得“不会有毒吧”。

第二种误认:根据“民间鉴别高招”,确认不会有毒(但实际有毒)。

第三种误认:觉得认识,“它就是我吃过的某种蘑菇,没毒”,但实际上认错了。

第四种误认:面对混杂在一起的多种蘑菇,只认出了无毒种,而忽略了其中夹杂的有毒种。

实际上,上述的第一种误认,即“胆子大”,相对还少一些。实际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原因,往往是出于后三种误认。

比如第二种误认,就是“民间鉴别高招”误人性命的典型例证。前面提过的致命鹅膏菌,位居世界最毒蘑菇之列,广东省90%以上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的肇事元凶都是它。但是,它是白色的,并不鲜艳,也没有什么异味,按照“民间鉴别高招”来看完全可以吃,结果一次次酿成悲剧,比如20134月,广东某地就再一次出现了致命鹅膏菌中毒事件,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第三种误认,与人口的长距离流动有关。某些蘑菇在家乡很常见,无毒,也很好吃。到了千里之外的某个省市后,又见到类似的蘑菇,就放心大胆地吃起来了。但是,这次见到的蘑菇可能已经是另外一种蘑菇,只是外观相似而已。

第四种误认,其实也很常见。一袋子摘来的野生蘑菇,看着都很像,但未必是同一种。20123月,四川某地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470名余人参加婚宴后,218人出现胃肠炎等食物中毒症状。图1这张照片,就是厨房里装在同一个袋子中尚未烹调的蘑菇干,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并送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形态学鉴定。在这些看似一样的“牛肝菌”中,你能分辨出哪些有毒、哪些无毒吗?

 

20131061不可貌相的毒蘑菇-下_f1.jpg

四川某地婚宴发生食物中毒,图为在厨房采集的牛肝菌样本。

 

总之,种种“误认”导致了层出不穷的毒蘑菇误食事件。那么,究竟有没有比较靠谱的识别方法,或者说“毒蘑菇外观识别金标准”呢?

 

专家建议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让我们看看,设定“外观鉴别金标准”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实际问题吧。

首先,前面介绍过,自然界可能有1000种以上的蘑菇,而中国迄今已经发现了421种毒蘑菇,横跨了39个科。要在这么广泛的范围内、这么多种近似的蘑菇中精确地划出一根“红线”,线的这边是毒蘑菇,那边是无毒蘑菇,而且能总结提炼成简单几条外观识别规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其次,不少毒蘑菇的毒性并不强,量少时毒性作用不明显,量大时才有危险;有些毒蘑菇的毒素在一定条件下(比如长时高温蒸煮后)可能遭到破坏,毒性可能消失。这样的现象,让“毒”和“非毒”、“不可食用”和“可食用”之间的界限本身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外观鉴别金标准更是无从谈起。

第三,关于毒蘑菇的研究还很不够,毒蘑菇的名单未来也可能会有增(新发现了毒蘑菇)、有减(曾认为是毒蘑菇的种被证实无毒)。比如双柱小林鬼笔、五棱散尾鬼笔、蛇头菌、红鬼笔、细黄鬼笔(均属于鬼笔科),以及星头菌、红笼头菌、中华散尾鬼笔(均属于笼头菌科)等等菌种,虽然都已被列入421种毒蘑菇名单,但其毒性究竟如何,都还打着一个个的问号。那么,面对这张可能会动态增减的名单,又如何能制定出一个既能概括当前,又能适应今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外观鉴别金标准呢?

这就意味着,能够“完全准确地将无毒蘑菇和毒蘑菇区分开”的“百分之百精准的外观鉴别金标准”,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

虽然如此,专家仍然提出了两条建议。这两条建议并不能保证你认出所有的毒蘑菇,但在较大的范围内,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第一条建议:“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不要吃!

这条建议是说,凡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即有菌盖(头上戴帽)、有菌环(腰间系裙)、有菌托(脚下穿鞋)的蘑菇,很有可能是毒蘑菇。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去吃!

 

20131061不可貌相的毒蘑菇-下_f.jpg

.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不要吃!

 

第二条建议:只吃自己熟知的蘑菇!

这条建议很朴实,但却很有道理。不少人毒蘑菇中毒,就是为了吃“新鲜、没见过的野味”。但是,毒蘑菇种类太多、分布太广,自己熟知的可食用蘑菇总归要保险一些—当然,误认是另一种情况。

总之,分辨毒蘑菇并不简单,而在对待这种自然界的异样精灵时,我们还是要多多小心才是。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0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