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真的招雷吗?(上)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工程 • 技术

手机真的招雷吗?(上)

撰文/赵燕枫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近年来,“雨天打手机遭雷击”的报道已有多起,在媒体的渲染下,手机似乎成了招雷器。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发射电磁波的手机“招”不来雷

众所周知,手机开机后、特别是通话的时候,肯定是要发射电磁波的。不少人觉得,这就可能招来雷电。

的确,猛一看,“发射电磁波”必定跟“电”有关,由此形成某种“电的通道”引来闪电,似乎也有些道理。这个想法很自然,因此迷惑性也相当强。

但是,发射电磁波和“招雷”之间,真的就有关系吗?

根据雷电形成的原理我们知道,闪电的路径取决于通道,没有电离则无法形成通道。那么,什么是电离呢?

空气本来是非常好的绝缘体,但总会有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射线,导致空气中带有一些带电质点。一般情况下,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约有5001000对离子。尽管如此,这么稀少的带电粒子其电导性是非常差的,反过来说,就是空气的绝缘性依然非常好。如果空气被大量电离,就能够形成良好电导,这时的空气就相当于导体,自然很容易被电流穿过(即击穿)。

那么,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如果能够让附近的空气电离、进而形成电导性非常好的放电通道,最终不就会“招”来闪电吗?

这就要研究一下,空气中的这些离子(带电粒子)是如何产生的了。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空气分子要想被拆解或者说电离成电子和离子,也必须获得一定的能量才行,而能引起空气电离的最小能量,就是空气的电离能。

总的来看,空气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无非是以下3种途径,即碰撞电离、热电离和光电离。其中,碰撞电离是指被高速运动的粒子所碰撞的气体分子,它所吸收的动能超过其电离能时,就会被电离为电子和离子,但这一条与手机发射电磁波不沾边;热电离是因为气体的热状态引起的电离,但常温远不足以使空气电离(达到数千度高温时,空气分子运动大大加快,就可能导致电离,其实是碰撞电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与手机发射电磁波不沾边。惟一可能沾点边的,就是光电离现象。

所谓光电离,就是由于光辐射引起的气体分子电离。这没有什么特殊,气体分子电离时依然要迈过“电离能”这个坎,只不过这一次,提供这个能量的不是动能(碰撞电离)、不是热能(热电离),而是光能而已。要提供给气体分子一定的能量,这束光的能量当然就不能太低。我们都知道,光的能量越高则波长越短,能量高到一定程度、或波长短到一定程度,满足气体的电离能的要求后,就可以使气体电离。对光而言,能让气体电离所对应的最长波长,就是气体的电离临界波长。

手机的无线电波段,其波长远远超越光电离的临界波长,相应地,其能量也远远小于空气的电离能。因此,不管手机是否正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都不可能导致空气电离,进而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电导、促进放电通道的形成以“招”来闪电。

那么,手机还有其他“招”雷的可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来研究一下,避雷针是怎么“招”雷的。

 

避雷针是如何“招”雷的?

了解了雷电的生成过程后,避雷针的原理也就好理解了。简而言之,雷云放电之前,地面电场相应出现强烈畸变,这时在金属避雷针的顶端形成了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使得闪电对着避雷针放电,然后经过避雷针连接的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地面的其他物体因而就躲过了雷击。

因此,避雷针根本不能“避”雷,反而是在“招”雷,通过“牺牲自己”来“保全他人”。那么,它为什么能“招”来雷电呢?

专门留意一下的话,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楼顶都装上了避雷针。避雷针应该比被它保护的物体(在这里是楼房)要高,并不难理解。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高度为2030米(相当于710层楼高)的避雷针,在即将劈下的闪电的“眼里”,却一点也不“醒目”。这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严萍研究员,是一位在高压电领域潜心钻研多年的专家。她告诉我们,雷暴云在高空飘移时,雷电的第一阶段—先导—在开始时,它是随机地向地面的任意某个方向发展的,只有一路发展到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后,才会“突然发现避雷针”,然后对它放电。这个“突然发现”的高度H(学名“定向高度”),与避雷针的高度h有关。模拟实验证明,避雷针高度在30米以内时,“突然发现”的高度大概是避雷针高度的20倍左右(避雷针20米高,则在400米高空才会“突然发现”);当避雷针的高度超过30米后,“突然发现”的高度大约就在600米左右。

 

20131080手机真的招雷吗-上.jpg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所以,因为种种原因(距离先导太远,或者自身高度太低时),闪电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它,更不用说对它放电了。比如,避雷针高2米,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先导要一直落到距地面40米左右的地方才能“突然发现”这里还立着根避雷针,而在这之前,它很可能已经建立了其他更适合的通道,劈到了别的地方。因此,避雷针不是万能的,它所能保护的区域也是有限的。把一幅纱巾摊平在桌子上,然后用一根笔从中间顶起来,这时纱巾的形状,基本就是笔(避雷针)所能保护的范围。

搞清楚了避雷针的原理,我们再来看手机。第一,手机不接地(人体可以导电,但终究不算良好的接地线);第二,不是尖端(尖端才更容易聚集电荷,引来雷电);第三,一般也不超过人的身高,简直是处处跟避雷针的特点对着干,因此至少指望它能按避雷针的原理来“招”雷,是怎么也行不通了。

其实,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下。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识是,尚没有一种避雷措施,能够百分之百地防护雷击灾害,每年都因雷击造成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如果手机真的能“招”雷,稍作改良后不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哪里还用那么多的专家进行年复一年的研究呢?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0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