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依赖的阴霾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心理 • 人文

走出依赖的阴霾

张智丰  发表于 2018年06月05日

前一阵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上海有一位“绝望”主妇,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小三”,于是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割腕自杀全过程,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有些善良的网友劝她想开些,自杀不值得,毁了自己还成全了小三。还有些网友对她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行为有“哗众取宠”之嫌。幸运的是,这位女网友被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抢救。不过,也有报道说,她这种自杀行为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如果细想一下就会觉得有些奇怪,这位女性的自杀方式和我们通常的理解有些区别,颇有些特点。实际上,那些真正想要自杀的人,是把自杀当成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会在事先周密计划安排,最终安排好身后事,在“去意已决”时平静地死去。因此,他们的自杀行为经常很隐蔽,往往让人们防不胜防。而另外一类冲动性自杀更像是一时头脑发热,被救下来后往往后悔。而文中提到的这位女性的自杀成了一种引发关注并试图使丈夫回心转意的办法,是一种伤人伤己的惯用手段。

言情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为突显男女主人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安排一系列的波澜,两个人经常大呼小叫,又是痛哭流涕,又是割腕自杀,爱得“死去活来”。不过这只是小说和电视剧,要是现实生活中天天如此,估计谁都受不了。上述新闻中的丈夫碰到妻子一两次割腕自杀,也许还能归因为妻子爱自己太深,如果总是如此,还要公之于众,恐怕就很难承受了。本来是想挽回婚姻的举动,也许会将婚姻推向另一重泥沼和深渊。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怎么来理解这位女性这种自我挫败的关系模式,以及她略显特别的自杀方式呢?实际上,从新闻报道的描述看,她很像是一种我们称之为“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心理疾病。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大概有1%2%的人患有这种疾病,而且以女性居多。

如果大家没有听说过“边缘型人格障碍”并不奇怪,它不像我们更熟悉的焦虑、抑郁、神经症之类,这种疾病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进入诊断标准。虽然从心理治疗和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这类病人的踪迹:这些病人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健康,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现实中,而不是自己主观的幻想世界中;但是,他们又不像神经症病人那样“成熟”,他们还没有形成关于自己是谁,价值观如何,人生目标是什么的详细看法。

而且,病人经常会突然“发飙”:行为冲动、情绪不稳、攻击他人,人际关系不稳定,做出很多伤害自己的行为,如酗酒、疯狂驾车、冲动购物、暴饮暴食、性滥交、自伤自杀等等。教科书里经常展示的图片是病人挽起袖子,胳膊上全是烟头烫伤或刀割留下的疤痕(当然,并非所有病人的自伤行为都是这种模式)。而他们做出这些行为又往往是因为内心感到空虚,缺乏“存在感”,冲动破坏和自我伤害的行为暂时缓和了内心的空虚,有些还能引发别人的关注。有时,病人还会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执想法,但不会持续很久。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类病人的症状介于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之间,因而命名为“边缘”。

那“人格障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心理学上所谓的人格,是指长期稳定的行为倾向。如果追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史就会发现,上述那些行为和心理特点往往在青春期就已经出现,并一直持续下去,病程很长。甚至已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点了。加之病人不顾一切地渴望人际上的依赖,害怕被抛弃(现实中的关系模式会转移到治疗中)。这些反应都给心理治疗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而这类病人也是心理治疗中最为棘手的一类病人。于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成了近些年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热点。

201107p84_f1.jpg


 

依赖也能成瘾

怎样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首先,这些病人在儿童时期可能就表现出较强的情绪冲动和攻击行为。当然,病人可能本身就来自于情绪气氛激烈的家庭,家中经常有激烈的争吵甚至拳脚相向。这种激烈情绪和暴力行为可能既有遗传的影响,也有环境的影响。还有大量研究揭示,许多病人在早年遭受过躯体虐待或是性虐待。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看,在刚出生时,人类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完成发育,而早年的创伤经历,会损害这些皮层尤其是眶额叶皮层和前扣带回的发育,进而影响这些脑区的正常功能。而这些脑区的功能又恰恰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长远的建设性目标,抑制不合时宜的破坏性冲动”。

这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是很难做到的,研究显示,病人前额叶上述部位的活动水平,比正常对照组要低。而一个经典的实验范式—赌博任务,恰恰考察了这种“短期冲动满足而长期破坏”与“短期冲动抑制而长期受益”之间的博弈关系。实验给被试呈现4副相似的扑克牌。最初给被试2000元筹码,让被试每次从中任选一副牌打开,牌面上有加钱或扣钱的点数。被试的任务就是通过100次的选择,赢得最多的钱数。但被试不知道的是,实验进行了一些特意的设置:其中两副牌是“坏牌”,选择这两副牌虽然经常会赢钱,但一旦输钱就会输很多,多次选择的结果则是输钱多;而另外两副是“好牌”,每次赢钱不多,但长期净收益更高。研究结果发现,相比正常对照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会从始至终更多地选择坏牌。对于病人而言,抑制那些长期来看得不偿失的行为十分困难。

除抑制冲动困难外,病人还显示出类似成瘾的特点,这尤其反映在病人内心的空虚感上。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tanley等研究者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提出了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神经肽模型,希望从神经递质变化上解释病人的行为特点。从他们的解释来看,空虚感类似于一种使人兴奋的神经递质缺乏时的戒断反应,说白了就是有点像毒瘾发作。瘾君子们毒瘾发作会去找毒品,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感到空虚时,也有各种不同表现:有人成瘾的对象是人,会强烈地依赖别人,不能自拔;有人会自伤自杀,从身体的痛苦上获得快感(疼痛导致内啡肽过量分泌而成瘾);还有人会喝酒买醉;有人沉迷于危险随意的性关系,不一而足。

最后还要提到关键的一点:虽然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症状五花八门甚至触目惊心,有时狂暴起来像八爪鱼一样张牙舞爪,但我们在看到因空虚而挣扎与激烈的情绪和行为外,却并没有看到这个人本身的愿望和想法。他们自己更加没有意识到:生气了却无法说清楚自己为什么生气,背后的愿望和想法在一开始连自己都没有关注过,自己也不理解,并且想法经常非黑即白,跳跃性很强,难以整合在一处。实际上,许多病人童年时的愿望和意图常常被大人忽视,或者大人用自己的愿望覆盖掉孩子的愿望。病人常常只有在表达激烈的情绪时才会获得关注,依恋关系爱恨交织,压抑成长,令人难以承受,却一直持续着。还有些病人隐约意识到自己是个从小没被修剪好的“刺猬”,总会扎伤那些亲近的人,于是回避和人建立真实和亲近的关系。

201107p84_f2.jpg


 

“医患”相长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会令治疗师印象深刻,如果真能面对这样的病人,好好工作一段时间,不仅病人会获益,治疗师的功力和定力也会大增,并对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治疗中的典型反应是,治疗师有时感到病人像是身处情绪旋涡、渴望被拯救的孩童,引发自己母性泛滥;有时又觉得病人像八爪鱼一样渴望黏着、控制自己,要用情绪的潮水将自己淹没。有些治疗师下意识地想逃跑,或者以一种略带嘲讽的态度,希望在心理上同病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而笔者觉得治疗师真正要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病人既不是无助儿童,也不是洪水猛兽,这些只是病人长期以来对不良关系模式和角色的一种适应表现。并且,通过关爱、节制、内省、负责的示范性态度,帮助病人认识并戒断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并引导病人观察关注自己、认识自己,整合非黑即白的激烈情绪和想法,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长久和建设性的依恋关系。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 Behavioral TherapyDBT)方面的书籍。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7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