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些新闻通过“微博”跃入人们的视野:比如某护士谩骂病人以求泄愤,结果被揪出来丢了工作;类似的新闻还有揭批公益机构内幕的;更荒唐的是,某局长糊里糊涂地把微博当QQ用,和某女子商量“开房”被众网友围观,结果被“人肉”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等等。真是各种喧闹,想不吸引眼球都不行。
早在微博这种传递“碎片信息”的网络工具问世之前,也有其他一些热门的网络工具,比如博客、社交网站等。在这些网络工具中,人们可以通过袒露自己的信息和观点,招募好友、积累点击率。而“微博”无疑是集这些网络工具之大成:你发布的消息甚至不知道下一秒会被转到谁手里,而你转发的消息,也完全可以不知道来自何方⋯⋯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微博是以病毒的方式传播的”。
对于那些粉丝数量多、发言的转发率高的朋友,笔者总是很迷惑不解,为什么他们就能聚拢如此高的人气,如此吸引人们的眼球呢?
谁的人气高?
同笔者一样,心理学家们也有类似的疑问,他们发现有些人在网络社区中相当活跃:点击率高,粉丝数量多,发表很多观点、评论,上传大量共享照片;但另外一些人却表现平平、悄无声息或者是即使发言也不被关注。一边是热闹非凡,另一边却是冷冷清清。
为了解释这些差异,研究者做了一些调查。他们让facebook(社交网站)的用户们填写人格测试问卷,还让他们报告在facebook上的人气指标,比如好友数量、点击率,以及文章、共享照片数量,希望用人格来解释人气。结果发现,网络社区中人气旺的人拥有以下这些特质:第一是外向,喜欢向别人袒露或展现自己想法和感受,能很快和许多人建立人际关系;第二是比较自恋,对出风头、引发大家关注十分热衷,并且还是自我包装、自我展示方面的高手;第三,许多人有表演倾向,喜欢以夸张、富有戏剧性、奇特或幽默的方式展示自己,在描述事情时,一件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事,可能被这样的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为动人的传奇。于是乎,网络社区就好比舞台和秀场,人人都可以是导演或艺人。搭台唱戏,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围观。
也许正是受到这样的人格因素影响,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浮光掠影,虽然喧嚣热闹,却有些流于表面化,而不够真实亲近。大家可以一起玩儿一起热闹,但相互了解不深。比如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两位研究者Attrill和Jalil就发现,人们在网络上喜欢表露一些表面的个人信息、兴趣、爱好、说些聪明的俏皮话;表露得越积极,越容易建立起网络上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的是人际交流的数量而非质量。这个研究结果和人格测试的结果能够相互印证:带有自恋和表演特质的人通过修饰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容易在开始时吸引别人的注意,获得好感,并很快建立人际关系。但这种关系很肤浅,有点像是我们平常说的“自来熟”。我们见到的更像是这个人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他本身。而相比外向性格的人,内向性格的人则更擅长和数量较少的人建立更深入的关系。
网络空间大变身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了,好像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常识:比如身边内向的某宅男或某宅女,在网络中却是异常活跃,呼风唤雨,十分耀眼;又或者平时很随和温柔的人,到网上却大放厥词,俨然是“愤青”。这又作何解释呢?心理学家用“网络去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来解释这种网络空间大变身。人的行为表现会受环境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表露出来的特点被释放了出来。
2004年,美国莱德大学的心理学家Suler发表了一篇论文,系统论述了各种容易引发网络去抑制效应的网络环境。比如匿名性和隐秘性,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掩饰自己的身份,不必在意陌生人的评价,这些都让人们变得更加放松,更加容易暴露本性。此外,网络的虚拟环境很像是一种幻想游戏而非现实生活,那些在现实中瞻前顾后、内向羞涩的人们,可以把网络社区的互动当作游戏,而不必当真,不必计较后果。此外,许多内向的人实际上也拥有自恋或表演特质,网络的虚拟环境很容易将这些特质激发出来。而这些特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带来了飙升的人气,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这些特质的释放。
于是乎我们经常可在网络上看到这也爆料、那也爆料,有时甚至有全民瞩目、全民娱乐的欢腾景象。并且为了防止审美疲劳,吸引眼球的能力下降(心理学上类似的概念叫习惯化,重复出现的外部特征难以引发人们的持续注意,内心感受强度也随着降低),人们花样翻新甚至剑走偏锋,审美不行,咱还可以“审丑”、“审怪”。
寻找网络中的“边界”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有些人特别是一些明星的隐私,因为网络常常暴露在聚光灯下,而微博的形式无疑又加速了这种传播。比如张柏芝和谢霆锋夫妻二人的婚姻,本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却被网络无限地放大了。
人都有难言之隐或者不想轻易示人之处,也就是所谓隐私。保护好隐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的安全和心理感受,避免事态超出可控范围,升级扩大化。而如果拿到网上扩大影响,伤害也会跟着成倍递增,越来越多的当事人被卷入其中。别的不说,就他们两个年幼的儿子,如果看到大家对自己父母的议论或父母相互伤害的言辞,众目睽睽之下,幼小的心灵该如何承受?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去管理自己的隐私,把自我表露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心理学家采用“边界”这个词,来说明隐私表露的过程。在一定的边界内表露自己,共享隐私是安全的,但超出了一定的边界,可能会使事态扩大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你心中有些想法或者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可能会选择和某些最信赖的朋友说,这是因为你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道与他(她)分享并不会导致侧目而视。但公之于众,人们的反应就难以预料和把握了。
其实,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之间,有些话也不合适说,有些事情也要留在自己心里,人与人之间是有不能跨过的边界的。而对于缺少这种隐私管理、口无遮拦的人,我们会说他们边界不清,不会保护自己,他们常常跨出安全的界线,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然而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网络空间使人们对隐私的知觉发生了变化,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几名研究者2010年在《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的应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人们对网络中的隐私风险存在乐观估计,就是说人们通常认为,在网络上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概率比“其他人”要低:即别人可能在网上中招,而我不会。
最近发生在微博上的围观事件可以说是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呼应。无论是在微博上泄私愤的护士还是其他什么人,大概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对服务对象的恶劣看法。然而到了微博上他们却大放厥词,也许他们乐观地以为自己这一点小小的“心声”不会被注意到,结果事实却证明,原来微博空间是可以供人围观的公众场所,而他们的隐私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而那个在微博上和人相约开房的局长,也在糊里糊涂中,把自己最隐秘、最见不得人的隐私赤裸裸地呈现在“公共场合”。在微博这样的网络空间中,人们不能像日常生活中那样看清安全边界,因此越界被“人肉”的事件时有发生。结果就是丢工作的丢工作,丢官职的丢官职,并且还很丢脸,风险很高。
上面谈到的是很恶劣的案例,也有不那么严重但依然很令人纠结的情况。比如,加拿大的几位心理学家在2009年发表了一项针对facebook使用引发伴侣嫉妒的研究,结果证实越频繁地使用facebook,越会引发伴侣的嫉妒。因为在这种网络社区中,访客、留言信息都是公开的——伴侣们可以看到。隐私暴露程度增加,平日里伴侣不了解的人际交往,各种暧昧不明之处全都能看到。可见,吸引眼球的网络社区,炒作和获益的可能性很大,代价和风险也很高。高调娱乐的同时,别忘了网络也是公共场合。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8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