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电无处不在,你肯定会说:那当然!哪里会没有电呢!电灯用电,电脑用电,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用品和器具都是用电的。的确,现在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说到这里,你不妨设想一下,假如真没了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不过,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流动”在我们生活中的电,而是“隐藏”在一些现象背后的电。
人们最早认识电现象是从摩擦起电开始的,当某些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或接触)后,会吸引一些细小的物体。这就是静电现象,是由于物体中的“自由电荷”因“吸引力”的差别而发生转移,一些物体上积聚了过多的电荷所致。自然界中最壮观的静电现象之一就是闪电,因为云层中有大量电荷聚集,聚集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流动,电荷在大气中的瞬时大量流动就成为闪电。我们用电器使用的电是电荷的持续流动,自然界中很少发生这种电现象,尤其是交流电,它是人类的发明,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后来人们发现电荷有正负之分,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静电现象是由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产生的。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则被“库仑定律”概括出来,它成为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能够定量地解释大量的静电现象。
对于“直观的”电现象我们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有大量的也许你并不是很清楚的“隐藏的”电现象。正是隐藏的电现象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模样,构筑了我们身边的环境,甚至我们自己。我们都学过,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感受到的物质,比如山川树木、桌椅板凳等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有无数种,物质也就有无数种,而构成分子的原子却只有几十种而已,为什么几十种原子能演变出无数种物质呢?那就要来看看原子的构成了。其实原子更为简单,仅仅是由中子、质子和电子这3种粒子构成的,那么,区区3种粒子又怎么会构成几十上百种原子呢?
原来,原子中质子带有1个正电荷,电子带有1个负电荷,中子和质子构成原子核(靠核力结合),原子核中有多少个质子,核外就有多少个电子,以达到电的平衡(也就是电中性)。这样说来,原子的性质关键是由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就是带电量多少决定的了?不错,是这样的,原子核中电荷的多少导致电磁作用的差异,也就造成原子结构以至原子性质的差异。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4种相互作用(力),在原子层面上只有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但万有引力极其微弱,只有电磁作用的约1/1040,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静电力了。
原子核中每增加1个质子,电场就会发生变化,核外的电子分布或者说电子云也会发生变化,不同形状的电子云就决定了这个原子的化学性质,质子数越少电子云“形状”越简单,质子数越多电子云越复杂。表面上看,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之间不再有电磁力的作用,但实际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就是靠静电力结合成分子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两个(或多个)原子靠近到一起时,核外的电子云相互作用产生变形,比如电子云变形偏移,相互重叠,或者外层电子干脆转移,这样原子就对外显示出电性,原子之间就靠静电力拉起手来,形成所谓的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等,以此组成各种各样的分子。所谓化学键,只不过是对原子之间有一定差异的电磁作用力进行的分类而已。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电磁作用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状况,但归纳起来无外乎静电的吸引和排斥。当两个原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原子间开始产生吸引,从而拉起手来;这种拉手又不能太亲近,太近了排斥力变大(因原子核都带正电),又把原子推开;离开稍远一点吸引力又占主导,就这样,静电力使它们之间形成了特定的结构,并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在一定的温度下,分子中的原子在它们的平衡点附近振动。
所谓分子,也并不总是两个或多个原子形成的独立的原子团,它们往往是大量的原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以离子键或金属键相结合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大量原子规则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比如食盐或铁,无法区分哪几个原子是一个具体的分子。在共价键的情况下,分子的特征稍为明显,比如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合成1个水分子(H2O),倒是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
分子也不是独立的,他们还要靠电磁力进一步结合在一起,形成宏观物质。分子中原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往往也会产生静电吸引力,把同种类的或者不同种类的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性质不同的物质。比如水分子,由于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合的不对称性,导致水分子成为极性分子,一端显示为正电,另一端显示为负电,这样水分子首尾相接就形成了水。通过水的电性质,可以解释水的大部分物理性质。与水类似,广泛存在于有机分子之间的氢键,把不同的分子结合在一起(如DNA),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基础。
各种材料的性质都与分子之间的静电力直接相关,比如物质的熔点、沸点,材料的强度、弹性,物体的张力、摩擦力等等,甚至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感觉,主因都是静电力。了解关于电的知识,对于理解我们所在世界的各种现象都有帮助。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2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