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伤口保持湿润
如果受伤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伤口干燥吗?现在提倡的治疗方法是让伤口保持适度的湿润(湿润疗法)。不使伤口结痂可以让伤口更快痊愈,而且伤痕也会更平整。此外,血痂是死去的细胞与体液或血液混合到一起凝固的产物。
“在湿润状态下与在干燥状态相比,伤口的愈合更快”这一观点,是在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乔治·维特发表的论文中首次被证实的。有数据表明,用不易粘在伤口上的覆盖材料(也就是创可贴之类的急救橡皮膏)覆盖伤口的话,伤口的愈合要比干燥状态下的伤口早一天,比覆盖纱布早两天。那么,为什么保持湿润状态时,伤口的愈合效果会比较好呢?
如前所述,由于细胞及相关物质发生了复杂的作用,伤口才得以渐渐修复(愈合)。这些反应,也正是由于水分(体液)的存在才发生的。如果伤口干燥的话,不仅除去了这些作用发生的条件,而且还会造成细胞死亡。同样道理,即使烫伤起了水泡,采用不挑破水泡以保持水分的方法可以更快更好地愈合伤口。
然而,如果伤口是被动物撕咬造成的话,不仅感染的风险高,而且伤口一般也比较深,应该尽快找医生接受专门处理。
在受伤后,你也许会用食品保鲜膜包住伤口来保持伤口的湿润状态。但是,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保鲜膜与医用覆盖材料的材质不同,它几乎完全不能吸收水分。有报告指出,长时间包着保鲜膜的话,伤口周围的皮肤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伤口也可能因此感染化脓。
此外,“消毒药水”也不能在伤口上多抹吗?
盐谷教授说,“虽然必要时需要用自来水清洗伤口,但是只要伤口不是太脏,尽量不要进行消毒为好”。强力的消毒药水会把修复所需要的细胞和细菌一起杀死。近年来,“对那些在家里就可以治疗的小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的弊端较多”,持这种看法的人也越来越多。
“伤口保持湿润,细菌也更容易繁殖,会导致化脓吧?”是啊,难道没有这种风险吗?但1990年英国的杰瑞·哈金森博士等人发表的论文中显示,“湿润疗法”导致感染的几率还不到“干燥疗法的”一半。“虽然在‘湿润疗法’中伤口的细菌确实进行了大量繁殖,但是白细胞相应也会更加活跃地吞噬细菌,所以感染风险反而较低”,盐谷教授说。
治疗骨折时,先要生“肉”
骨折应如何治疗呢?
人们常常认为,骨头就是单纯的磷酸钙块(无机物)。但实际上,骨头里面有毛细血管通过,包含着活的细胞,是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组织”。比如破骨细胞不断破坏旧有的骨组织,而成骨细胞不断制造出新的骨组织;骨髓里存在的干细胞具有变化成各种细胞的能力,可以产生血液细胞等。此外,覆盖在骨头表面的骨膜上还存在着传递痛感的神经,所以骨折也伴随着疼痛。
而骨折的愈合过程,也是从血肿和轻度炎症反应开始的,一共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血肿形成”,骨折两端和周围大量出血形成血肿,几小时后渐渐凝固,这时常伴有轻度的炎症反应。第二阶段是“纤维性骨痂形成”,血肿渐渐由肉芽组织取代,然后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的骨痂(callus,骨头伤后愈合时形成的痂)。1周后,这些组织可进一步分化为透明软骨。第三阶段是“骨性骨痂形成”,在成骨细胞的作用下,纤维性骨痂逐步形成很像正常骨组织的类骨组织,再经过磷酸钙等沉积,转变为骨细胞体积大、排列不规则、不够成熟的编织骨(woven bone)。而软骨也经过化骨过程变为骨组织,形成了骨性骨痂。第四阶段是“骨痂改建或再塑”,编织骨将进一步逐步被改造为骨细胞体积小、排列规则、成熟的板层骨(lamellar bone),骨折的愈合过程完成。
也就是说,首先要生出“肉”,然后“肉”再一步步转化为骨头,通过这样的机制,骨折才能被最终修复。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12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