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常成为骗子们下手的对象,在屡屡得手的背后,似乎有着一定的科学根据—美国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个社会中,年长者要比年轻者拥有更高的情商。面对紧急状况和压力,他们更能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森(Robert Levenson)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在生命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会变得越来越体贴,处于这个时期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情不再是工作、学习,渐渐地以“照顾他人”和“被他人照顾”为中心,于是进化使得老人们的神经系统会优先选择或者更注重与他人和谐相处,怜悯和同情弱者。
在这项长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144名健康成人,在他们20岁、40岁和60岁的时候,观看中性的、悲情的和令人气愤的电影片段将作何反应,实验的前提是被试在各个年龄段都有着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完全健康。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要以客观的态度,不要带有任何个人感情,只关注情节的本身。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学期刊《心理学与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中,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时期,越容易用积极的情绪对待消极的片段,这种情绪是在时光荏苒中,根据生活的经验和过去的教训所习得的应对问题的方法。相比之下,研究发现,被试者在青年和中年时期,看到消极或令人不快的片段时,会比较容易开小差,或者报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些行为都与由大脑负责记忆、计划和冲动等功能的部分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部分的功能在慢慢减弱。
伯克利分校另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发表在《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上,研究人员用类似的方法测试了对于敏感和悲伤这两类情绪的反应。被试是222名健康成人,在他们20岁、40岁和60岁的时候,观看情绪紧张的电影片段,在这个过程中,将电极连接到他们的皮肤上,记录他们观看电影时的心理反应。结果显示,在观看悲伤电影时,老年时期被试的反应相较于年轻时,更为剧烈。
研究人员说,在生命的晚期,个体对事情的观点和目的和年轻时已经有很大差别,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相同。这个时期的个体更注重同周围人的关系,出于这个目的,他们会对悲伤的事情越来越敏感,因为在分享悲伤的事情时,人们之间的感情容易变得亲密。也有人会担心老年人的这种郁郁寡欢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健康,但是与大众以往的想法不同的是,心理学分析显示,老年人这种对悲伤情绪的敏感并没有增大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恰恰相反,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也就是说,在晚年,丰富的情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很有意义、很有帮助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也许这也意味着,在我们不可避免地遭遇、面对人生中所经历的各种失意时,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怀他人,会有益身心健康。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