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科学家到战略科学家
1984年,师昌绪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工作重心由沈阳转到北京,工作性质由研究变为管理。在这一年间,师昌绪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钢铁、能源、通讯、计算机、集成电路和科技人员培养问题进行调研,并对这些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确立了外向型的经济政策,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作为稀缺资源,备受国际市场青睐,其出口可谓炙手可热。“究竟应以什么形式出口,是以矿石或精矿,还是以金属或金属产品的形式出口更为合适?”师昌绪想在了别人前面:“必须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不能只看到眼前一些外汇,而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长远发展和子孙万代的生存,在世界矿产资源一天比一天枯竭的今天,不作长远考虑将会吃大亏,我们不能实行杀鸡取卵的政策。”
在提到能源消耗时,他又颇具战略眼光地提到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研究能源问题时,研究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确定合理的能源结构,如煤、油、气、水、核能在今后所占的比例⋯⋯必须要通过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确定下来。”这些言辞恳切建议在当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其中一部分纳入了国家“八五”规划。
90年代,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立“学部咨询工作委员会”,聘请师老为第一主席。此时,他已是80岁高龄。在他的主持下,提出了“东部以核能为主,西部以水能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纳米技术出现并迅速被追捧,师昌绪倡导成立“纳米科学中心”。同时,上书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从根本上预防了可能出现的无序竞争。
“有远见、敢说话”,是很多接触过师老的人对他的评价。甚至连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喜欢管闲事,不怕得罪人。”
师昌绪(摄于2003年)
作为材料科学家,他是著名的矿石、金属与材料学会(TMS)在美以外的惟一华人荣誉会员,这个学会全世界活着的会员只保持在100个左右,少一个补一个。作为战略科学家,他主持过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9个专业实验室立项的评审工作,而后又参与了各实验室的建设与评估;他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做了大量筹备工作,74岁高龄被选为副院长。
几十年来,师昌绪不遗余力地服务于我国材料科学建设和科技设施建设。在这一串串显赫的荣耀背后,贯穿始终的是他对“强国梦”的执着和热情。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3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