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黄金水道,蕴藏着巨大的水能,但它同样是一条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的河流。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了在长江筑坝的构想,希冀利用长江水利富国强民。但是,在那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三峡工程只能是一个梦。
新中国建立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足迹留在了长江、留在了三斗坪坝址,他们更关注的是治理长江水患。对三峡工程的规划、勘测和设计工作贯穿于20世纪后半个50年。经过长期、反复的科学论证,三峡工程主体工程终于在1994年正式开工了。
庆幸的是,三峡工程建设时处改革开放的年代,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三峡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高质量、高速度地建设三峡工程奠定了基础,我们有充分的把握和能力建造这样巨大的工程。
2006年,三峡主体工程提前一年完工,一座雄伟的大坝在长江拔地而起。历史,在三斗坪这个地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峡圆梦之路
三峡工程设想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31年汛期,长江上游宜昌站洪峰流量每秒64600立方米,干堤决口300多处,长江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汉口市区也因丹水池堤防决口未能幸免,死亡人数达14.5万,为20世纪长江流域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年。
1944年,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实地勘查后,提出著名的“萨凡奇计划”—《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及三峡勘测处。
1953年2月,毛泽东在“长江”舰上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关于“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汇报时,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在三峡修建水库的设想。
1954年7月下旬到8月初,长江中上游连降暴雨,荆江大堤水位3次超过安全流量,最大一次达每秒71900立方米,在无奈情况下考虑荆江分洪方案,虽保住了武汉,但受灾人口1890万,死亡3.4万人,淹没良田31700平方公里,损失数十亿元。
1955年12月,周恩来在北京主持会议,提出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三峡水利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由此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全面开始。
1979年,水利部向国务院报告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议。三峡工程的新一轮论证开始。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三峡大坝施工现场
三峡工程建设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
1998年,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计359公里的河段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长江上游接连出现8次洪峰。受灾人口达229万人。
2002年1月13日,经过9年建设,三峡大坝迎水面已经全线达到140米海拔高程以上,大坝高度已具备挡水要求。
2003年,三峡工程按期实现了水库蓄水135米高程,船闸试通航,首批机组发电。
2005年9月,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提前一年全面发电。
2006月5月20日,三峡大坝提前一年全线达到185米设计高程,三峡大坝建成。
2006年10月,三峡蓄水至156米高程,提前一年进入初期运行期。
2008年10月29日,右岸电站全部投产发电,至此三峡电站26台机组提前一年全部投产,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2米。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