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蜂”真相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地球 • 生命

“杀人蜂”真相

马文柯 程瑾  发表于 2019年04月01日

国影片《杀人蜂》(The Swarm)是一部讲述变异蜜蜂攻击人类的灾害类影片,它细致地描述了一群无孔不入的昆虫“杀手”,1978年上映之后,一度造成公众对“杀人蜂”的恐慌。30年过去了,人蜂大战、人蜂智斗的场景在我国多个地方真实上演。

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报道过陕西省安康市和四川省巴中市骇人听闻的杀人蜂事件。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报道中多次出现的“杀人蜂”形象与平常熟悉的蜜蜂竟然毫无区别。时值春暖花开,不免让人担心,恐怖的“杀人蜂”就混在那些穿梭于花朵间的蜂群之中。那么,“杀人蜂”究竟是何方毒物,蜜蜂是不是其中一员,它们会带来什么样的危险呢?

                                              090506_杀人蜂真相 图1.jpg

 

“杀人蜂”的由来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杀人蜂”的真身—美国的杀人蜂(killer bee)。其实,这种蜂是人类在无意间制造的一个科研苦果。20世纪50年代,巴西科学家引进了一批非洲蜜蜂。这种蜜蜂是欧洲蜜蜂的亚种,由于长年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的非洲密林中,因而养成了一经挑战就一起攻击外界的特性。它们的毒性很大,对人畜都很危险。但是,它们有个优点,就是十分“勤劳”。事实上,起初科学家就是看重了它们的这一特长,想通过杂交,培育产蜜量高的新品种蜜蜂。

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防止这些杀伤力极大的蜜蜂危害人畜安全,科学家特地在蜂箱入口处安上了铁丝网,可谓戒备森严。可是百密必有一疏,一次偶然的失误,工作人员将铁丝网取了下来,几十只蜜蜂逃脱了,没人能把它们追回来。于是,这些漏网之“蜂”就成了令人恐惧的“杀人蜂”。

后来,尽管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想消灭这一大祸害,可是,由于在自然界中这些杂交蜂没有天敌威胁,加上适应力极强,繁殖的速度很快,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由南美蔓延到北美,进而开始在美国南部横行。直到今天,人们仍无法有效地遏止它们的蔓延,美洲的不少居民仍然是谈“蜂”色变。我们常说科学是把双刃剑,杀人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科学家本想培育为人们生产服务的高效蜜蜂,哪知却弄巧成拙,创造了至今让人类提心吊胆的祸害。


胡蜂是我国“杀人蜂”的主角

通过鉴定,专家指出,在我国频频发生的毒蜂杀人事件的主犯并非美洲的“杀人蜂”,而是属于胡蜂科(膜翅目)的昆虫。胡蜂通常被称为黄蜂或马蜂,它们体色一般是黄色、黑色或者棕色。这些小动物常常在树枝上、屋檐下、瓦内、畜棚或蔷薇、荆棘丛生等处做纸质的吊钟形的蜂巢。随蜂群扩大蜂巢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高达4090厘米。由于其蜂巢硕大,且巢穴又形似葫芦,故又俗称“葫芦包”。世界上已知的胡蜂有50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240余种。在我国作恶多端的,主要是黑盾胡蜂、黑基胡蜂及黑绒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黑虎头蜂等,目前全国已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胡蜂踪迹。

在民间早就流传有“十只马蜂蜇死一头牛”之说,近来报道的“杀人蜂”事件更是让人心惊肉跳,这些俗语和介绍是否有夸大其辞之嫌,还是确有其事呢?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5年间,仅陕西安康收治的被“杀人蜂”蜇伤的病人就有715人,其中死亡36人。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胡蜂食物的主要来源(小型昆虫等)的数目增多,而且现在的冬季气温比以往年份要高,低温严寒对胡蜂越冬的影响越来越少;再者,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适合胡蜂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范围增加了,因此胡蜂的种群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毒蜂与人亲密接触的机会。毒蜂的肆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造成了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了人身安全,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


“杀人蜂”为何夺命?

那么在我国文人笔下总是穿梭于花丛中的“小精灵”蜜蜂和屡次蜇人夺命的胡蜂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不少人都知道蜜蜂蜇人是一种“自杀攻击”,但是这里的蜜蜂仅仅限于工蜂,工蜂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蜜蜂的蜇针其实是发育不完全的产卵器,一端连着内脏,另一端长有倒钩,所以刺人后连同毒囊和部分内脏一起留在被刺者身上,离体的毒囊仍会继续收缩注射毒液。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内脏都离体了,蜜蜂也不能继续存活,在攻击别人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当勤劳的蜜蜂攻击其他昆虫时,由于昆虫的外骨骼缺乏弹性,蜜蜂可以把蜇针顺利拔出,所以也不会死亡。但是在我国夺人性命的罪魁祸首胡蜂,其蜇针与毒腺相通,但是没有倒钩,也没有毒腺盖,因此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后,还能够迅速地拔出,反复进行攻击。这是蜜蜂蜇人和胡蜂蜇人的一大区别。

为什么都是被胡蜂叮了,身体反应情况不大一样呢?除了进行攻击的胡蜂的数量和注入受害者体内的毒液数量不同外,最主要的是对蜂毒中的一些成分过敏—这是绝大多数“蜂杀人”的真正原因,多数人都是因此丢了性命。蜂毒是由工蜂的毒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其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约占蜂毒干重50%的蜂毒肽是患者致病致死的罪魁祸首,它是一种毒性猛烈的心脏毒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同时,蜂毒的血溶性又极强,因此对心脏的损害也就很大。几乎所有因毒蜂致死的病例,都是由于心脏损伤或是肾脏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一组科研数据可以显示蜂毒的凶猛:成人只要受到5只胡蜂攻击,就可能引发肾衰竭,被20只以上蛰咬,就会产生全身性毒性,100只以上,就可能致命。


防“蜂”高招

人类如何才能在这场人蜂大战里占得上风,取得胜利呢?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是蜜蜂,还是胡蜂,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蜇人仅仅是自卫的本能。在昆虫世界里,其实也遵循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因此遇到单独行动的蜂类,一定不要慌张,不要追逐拍打,轻轻抖落即可,或者静止不动,待其慢慢飞走;遇到蜂巢则应绕行,不要靠近。

但是躲避还不能完全阻止胡蜂的肆虐,如果胡蜂筑巢在您生活和工作区域的周围,就要及时主动处理。当蜂巢还很小时,可以通过药物熏杀,将胡蜂扼杀在摇篮之中;对已成规模的蜂巢,可通过在其饮水或者喜好的食物中加入农药等,引诱杀捕,让其自投罗网;当然,摘除巢穴等也是对付胡蜂的好办法,不过危险系数过高,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或者消防队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否则若是惊动了胡蜂,又不能成功摘除和掩埋蜂巢,后果不堪设想。


化敌为友

虽然胡蜂曾多次“犯罪”,给人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但事实上,胡蜂是益虫,在农林业和医学上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胡蜂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胡蜂成虫是不少害虫的天敌,可以直接捕食农林业中多种害虫,而且由于其食性广、捕食迅速和食量大等特点,胡蜂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捕虫能手了。并且,胡蜂还是不少珍稀兰科植物特化惟一的传粉者,若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某些种类的胡蜂充当传粉媒介,不少美丽的兰花也将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销声匿迹。

至于其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利用胡蜂成虫、幼虫及蜂巢入药治病,可治疗毒虫咬伤、风湿痹痛等病症,目前市面上也有胡蜂酒等加工产品出现。除此之外,在很多地区胡蜂的幼虫和蛹已经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而且价格不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资源昆虫研究所的冯颖等研究人员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出胡蜂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猪肉、牛奶和鸡蛋,营养十分丰富。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胡蜂都是款待贵宾的山珍。近年来,在胡蜂分布较多的地区,不少人大规模摘取蜂巢卖给医药公司、宾馆和老百姓,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胡蜂毕竟是益虫,过度破坏的话,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所以只有当它们确实危及到人类时,再考虑将其“处死”。只要通过合理的控制和利用,这些危险的“杀手”也能为人类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9年第5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