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居里夫人的实验基础上,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他们发现,当中子撞击铀原子核时,一个铀核吸收了一个中子可以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发生亏损,因而放出很大的能量,并产生两个或三个新的中子。这就是令人惊奇的核裂变反应。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试验成功。二战结束前夜,美国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已成强弩之末的日本。广岛和长崎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可以说,原子弹一旦从“潘多拉盒子”里被释放出来,就具备着毁灭人类的威力。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水涨船高。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2年10月,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1953年8月苏联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当局就曾明目张胆地对新中国进行了核威胁和核讹诈。
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加强军事实力和提高国防的能力,毛泽东在1958年讲,“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的工夫完全可能。”就在我国原子弹研究刚刚起步时,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当时国际舆论认为,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恐怕20年也搞不成原子弹”。但中国人没有被吓倒,毅然自力更生加速研制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
原子弹的威力有赖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所谓核裂变,就是铀235(或其他裂变材料)被一个中子击中后分裂成两半,并释放2~3个中子和2个γ光子,以及伴随大量的能量。这种反应被称为核裂变反应。每一次裂变的时间极短,只需100亿分之1秒;1千克铀235的链式反应只需1%秒就完成了,而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释放的能量,或相当于2万吨的TNT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从技术上看,首先必须得到足够的如铀235这样纯净的核材料。处于低临界的球形铀,被放置在空心的球状炸药内。周围接上了同时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产生强大的内推压力,挤压球形铀。当铀的密度增加至超临界状况,引发起核子连锁反应,造成核爆。爆炸时会依次产生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强烈的冲击波以及巨大的声响。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反应制成的炸弹,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聚变反应需要极高温度,所以氢弹要靠原子弹来引爆。同原子弹相比,氢弹技术要复杂得多,威力也要比原子弹大得多。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在罗布泊升起一个巨大的火球。这片沉寂了许久的荒漠,瞬间被世人瞩目。翻滚的火球向上升腾,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状云团。人们忘我地冲出隐蔽战壕,尽情地欢呼拥抱。
此时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向正在排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同志们宣布:“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爆炸成功了!”接着,我国政府郑重发布宣言:“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保证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样,我国继美苏英法之后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原子弹技术的国家。
回顾原子弹研制历史,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的名字为人们所铭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原子能事业全面展开,“两弹之父”钱三强以出色的学识和组织才干,将原子能研究成果转入两弹研究。他组织专家学者在铀矿的评价、采选、铀化学化工、铀同位素分离、扩散分离膜的研制以及高效炸药等方面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问题得到解决。“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所,带领28位年轻的大学生,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认真研究核武器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1964年的原子弹试爆成功,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只是个新的开始。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而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是4年。
“两弹”的研制成功,彻底拨开了笼罩在新中国上空的核威胁阴影。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9年第10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