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是人误环境的函数
“人误是人误环境的函数”!这个论断,是荷兰心理学家瓦格纳总结他多年的研究结果得出的,并且得到其他心理学家的认同。心理学所说的环境,泛指对个体及其活动有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我们做一件事时,可能影响活动的因素有照明、噪声、温度和湿度等,这些是物理环境;也可能有周围其他人的围观、往来活动、拥挤等因素,这些是社会环境,还可能有他人对我们活动结果的期望、暗示或诱导等因素,这些是微妙的心理环境。瓦格纳这一论断的主要意思是,人误虽然不可避免,但人误发生的概率却会因人活动的外部影响因素作用而异。这些外部影响因素称为人误环境。
先说说物理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不良的物理环境下工作,发生失误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常见的不良照明因素有过暗的照明、强烈的眩光、强烈的明暗对比等。这些年来,我国各个城市新建的大楼喜欢用玻璃幕墙装饰。建筑设计师们可能忽略了这种墙体可产生强烈的反光,会给周围人造成不舒适感,甚至导致行为失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发达国家就发现了这一缺陷,称之为“光污染”。随后十几年里,政府强制要求业主们对这类建筑进行改造。没想到,发达国家已经弃用的建筑物外观设计,却被我们当成了新潮。熟悉汽车的人会注意到,汽车大灯的光都是散射的。这种设计就是避免强烈的明暗对比致使驾驶员操作失误。强烈的明暗对比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呢?走在夜晚的路上,如果迎面开来的汽车没有关闭远光灯,你就感到眼前一片明晃晃的,周围其他地方却是黑黢黢的,什么都看不见。周围越是黑暗,这种明暗对比就越是强烈。
城市中的“光污染”令人不适
噪声对人的生理损害已被绝大多数人所了解。其实噪声首先伤害的是人的心理功能。刚进入强噪声环境中时,人们都会产生厌恶、烦躁等情绪体验。噪声以及伴随的振动还会损害人的听觉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不过这还只是最初的伤害。噪声最大的危险是人对它的习惯化。待在嘈杂的地方十几分钟后,人们往往就会对噪声习惯了,厌恶、烦躁的情绪逐渐平复。然而噪声对听觉和内分泌的损害却在继续。最有名的噪声习惯案例要属美国纽约市民了。20世纪初,纽约城里架设了多条高架轨道线路。周围的市民已经习惯了这种交通工具的噪声。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纽约市政府决定停止运营这种交通工具。规定停运的那天零时一到,所有高架轨道线路都安静了下来。受惠的市民反而对这一突然到来的安静不习惯了。有些市民甚至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噪声干扰还有一个更要命的特征,就是噪声的理解性。同样分贝大小的声音,比起风雨声、鸟叫声等自然的声音,人为产生的声音对人的影响更大。因为对于人为的声音,人们总会自然地探究它的意义。这样就会造成分心,就更容易发生人误。这种分心探究的效应,就是噪声的理解性。在人为产生的声音中,尤其是人的说话声对人的分心影响最大。特别是对那些需要精细推理的心智活动,旁人的细语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干扰。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噪声只理解为巨大难听的声响。把噪声理解为不需要的声音,倒更为妥帖。说到这儿,我联想到在大学图书馆里,常见到相恋的男女学生看起来很克制地在一起卿卿我我。殊不知,就是这样的行为也足以造成对他人学习行为的严重干扰。我们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约束自己,不要成为他人的人误环境。
人误的社会心理环境就更复杂了。有研究发现,在自动取款机(ATM)前操作时,后面排队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发生操作失误。设想你在自动取款机前,随着机器的提示一步步地操作着,一看到后面还排着很多人,特别是紧随你后面的人正不耐烦地颠着腿盯着你,你还能从容不迫地操作吗?这种情况与前面说的物理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所有那些人对你并没有物理性质的干扰。但是,他人的期望和行为的符号意义,就足以影响你的行为了。
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这里的“他人”是你的领导呢?如果“他人”是掌控着你重要利益的管理者呢?那就构成更深意义的社会心理环境了。实际上,瓦格纳的论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他所说的人误环境,主要指管理因素。
这里举一个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在一次重要国际比赛中失误的例子。出赛前,国家主管部门、跳水队都认为他可以稳获金牌,甚至已把对他的预期成绩记在了金牌账上,还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学家顾问,对他寄予厚望。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我国对运动员已形成这样一种奖励做法—运动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夺取金牌,不仅国家有重奖,选拔和培训运动员的省级主管部门也会重奖,还有运动员家乡的企业、相关产业企业的丰厚民间奖励、赞助企业的广告报酬……可如果运动员拿不到奖牌,这一切都与之无缘。这种做法造成了金牌得失的巨大待遇差距,会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出赛前的几天里,代表团天天晚上都专门为这位运动员开形势分析会,却没人知道他夜夜紧张到失眠。该这位运动员出场了。各级领导们围着他,鼓励的话儿转着圈地说,心理顾问怎么都阻拦不住。可谁都没注意到,这位运动员走出休息室时,小腿一直在抖。这位运动员走上跳板,用脚趾寻找跳板的边缘,失误发生了!他脚下一滑,失去了重心掉向泳池。他赶紧补救,试图做翻腾动作,但来不及了,所有动作都不到位。最后的结果是,这位运动员终与金牌无缘。
用这位运动员事后痛哭时的话说,他从小进体校参加训练以来,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失误。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初级”的失误?直接原因,显然是运动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简单动作的技能失误。但是,如果再深究,为什么在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下还那么紧张?那些领导们的热切期待和鼓励话语,还有那种成王败寇的奖励做法,都难辞其咎。
以上实例绝非仅有。现在安全生产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大问题。我们在一些工业和交通企业的管理部门和车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展示牌:“连续安全生产ΧΧ天”。如果用心理学的眼光看,这样的成绩和工作目标展示,既可能成为职工们的工作动力,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工作压力。有位企业领导谈到安全管理的历史和他自己的体会:这种累积安全天数的做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确有鼓舞和促进作用。看着每天安全天数的增长,他们当领导的,既有成就感,又有压力感。渐渐地,特别是每逢整百、整千连续安全天数的临近,他们当领导的紧张得睡不好觉,老往自己认为容易出事的地段跑。可往往事与愿违,越是在你不希望出事的时候,事故越是容易发生。请大家想想,连企业领导都感到压力巨大,更不用说下面的普通职工了。因为这种高应激情绪难免会“传染”给职工们,而且领导者紧张情绪更可能转变为高压的管理措施。
创造减少人误的环境
前面我们从人误的机制探讨了如何减少自己发生人误的做法。这里,我们还要再根据人误环境的认识,谈谈如何减少人误。
首先,我们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人的人误环境。请大家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解放,希望体现自我的价值,做事以自己为中心,不大顾及他人。这本无什么错。不过我们也要切记,人是社会性物种。没有人能够不依赖他人而生活,也没有人能够不需要别人来体现自我的价值。一个人的自由,应当以不妨碍他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为前提;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也应该以不牺牲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为条件。如果人人都能够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就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为他人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社会才能是和谐的。
其次,还要向各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建议,管理措施不要人为地造成职工过大的心理压力。没有人会怀疑,我们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职工做出好成绩。不过,对他人行为的良好期望也有可能转变为巨大的心理压力。职工带着这样的心理压力做事,更有可能发生失误。我最近读到一些当年投身于“两弹一星”研制和组织的老前辈们的回顾文章,很有感触。他们都谈到当年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对他们的要求和鼓励:做出成绩来是你们的,出了差错是中央和书记处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真正的督促,只是集中在对研究结果的反复核对和检验方面。就这样,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些科研任务的要求,不仅没有成为科研人员的心理压力,反而成为他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励下,我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我们现在各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也应当学习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管理要求和措施从对职工的心理压力源转变为缓解压力的动力源。这些原则也适用于亲友之间。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08年第5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