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球形成以来,地表演化就从未停息。
地表演化一方面造就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和环境,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危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巨型洪水等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绵延至今,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5.12汶川地震震中遗址
为了让公众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值此中科院成都分院第四届科学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了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鹏为大家开展一堂关于自然灾害的科普讲座。
讲座信息
报告题目
认识灾害风险,营造宜居地球
报告内容
报告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探索自然灾害发生的本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回顾古代防灾减灾经验,介绍当代减灾技术的进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自然灾害风险知识和在灾害风险中生存发展的理念。
主讲人
崔鹏
主讲人简介
崔鹏,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自然地理专业,199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现任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专题联盟—国际防灾减灾科学联盟(ANSO-DRR)联合主席、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川藏铁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线站总体组副组长、联合国减灾署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主编。
崔鹏院士长期从事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山地灾害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在灾害形成机理、运动规律、成灾机制、风险分析、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原理方面取得了独到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成果;提出多尺度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构建灾害全过程运动模拟平台,创建灾害过程监测与精细化险情预警技术;发展了山区城镇、道路、风景区等减灾模式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汶川地震次生灾害、舟曲泥石流、巴基斯坦堰塞湖和尼泊尔地震等重大灾害应急减灾和风险防控实践中取得成效,得到国际同行和相关国家政府的认可。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6部,获发明专利16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世界水土保持协会(WASWC)“杰出研究者奖”和中国科学院突出贡献团队等奖项与荣誉。
讲座时间
2021年10月10日9:30-11:00
讲座地点
四川科技馆5F学术报告厅(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一段16号)
招募对象
8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省科协
重点支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承办单位
四川科技馆、科学出版社成都分社
注意事项
报名方式(一)
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讲座活动群(群内发报名链接)
报名方式(二)
若群二维码失效时,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下方二维码)并备注“参加院士讲座”,届时工作人员会邀请您入群。
关于讲座线上直播
现场名额有限,若报名链接名额已满,则无法提交报名信息。未能现场聆听的,我们会在当天开通线上直播。
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或加入微信群,询问“10月10日院士科普讲座直播”,我们会将直播链接发送给您。
请 登录 发表评论